与其他宝石一样,碧玺也是一种资源性宝石,随着对矿床的不断开采,好品相的碧玺日益减少,由于碧玺的矿产资源枯竭速度比钻石还快,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碧玺的稀缺程度甚至会超过钻石。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收藏碧玺的重要指标是重量的大小,重量低于3克拉的碧玺适合用作饰品,但并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如果以收藏为目的,10克拉以上的碧玺更具稀有性。
是机遇也存风险
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风生水起,碧玺市场地位翻天覆地的改变也吸引着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收藏和投资碧玺。由于近年来碧玺升值潜力的显现,在投资机遇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尤以造假多、价格乱、变现难为甚。
因为碧玺身价倍增,催生了一系列造假行为,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碧玺来说,决定其市场价值的主要有大小、净度、颜色、工艺4项指标,尤其是颜色和通透性是决定碧玺价值的关键所在。“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红色和绿色碧玺,不过天然的碧玺很难形成非常鲜艳通透的效果,如果有价格不高、颜色艳丽、块头又大的碧玺,往往是经过人工染色合成的。”北京某珠宝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华峰表示,“有的造假者通过染色、贴膜、辐射等非常规手段,使假碧玺在普通消费者眼里与高端碧玺一样晶莹绚丽,很难发现其破绽。”
此外,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不同品质的碧玺饰品的价格相差甚远,由于碧玺的颜色多样,仅仅是颜色的差别就可能造成较大的价格差异,如果再加上大小、净度的因素,更使得消费者在挑选的过程中往往对眼花缭乱的价格产生疑问,碧玺到底值多少钱?
兰若碧玺会所的创始人兰惠明介绍:“过去碧玺用的是钻石的鉴定标准,因为钻石的鉴定和定价体系都比较成熟,对碧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很多商家并不愿意支付鉴定费用。而且碧玺区别于其他宝石的一大特征是热点性,这使得其他鉴定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碧玺。”兰惠明认为,碧玺鉴定标准的缺失必然导致价格的暴涨与商业运作的不匹配,更多的消费者因为价格标准的缺失而止步于购买。
相对于钻石、翡翠等其他玉石而言,碧玺的市场价格仍然处于低位。正是因为碧玺投资正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碧玺饰品的变现能力很低,与钻石、黄金、翡翠、红蓝宝石等也存在很大差距。
从市场反馈的消息显示,目前很多投资者购买碧玺主要是为了投资,碧玺成了一种“只进不出”的宝贝,每个人都在赌碧玺的未来,惜售和囤货的现象使得市场上高端的碧玺少之又少。“如果纯粹是因为欣赏和喜欢,则无关紧要;如果用作投资,那么碧玺在当前的表现不会令人满意,即使有变现的渠道,价格也并不具备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