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老张上网找到那家店铺,想跟老板说道说道,却发现已经被自己买下的、号称全店仅此一件的银锭又出现了,当然还是只有一件,标价也仍然是1800元。再一查成交记录,乖乖,这几个月老板已经卖出去几十块这样的银锭了。这哪是什么仅此一件的稀有品种,分明是批量造假的玩意嘛!联想到店主的答非所问,老张这才明白:原来并非老板智商低,而是故意装聋作哑装疯卖傻,给人以比较弱智的感觉,实际上人家这是在扮猪吃老虎呢!
相比之下,另一位玉友的网络购玉经历算是“最划算的遭劫”了:去年双十一期间耗费5万大洋以和田玉美皮籽料雕件购进的一件摆件,后来找行家一看,压根跟和田没有关系,而是产自俄罗斯的行内称为俄籽的料子雕刻而成的。所幸俄籽同样可以鉴定为和田玉,并且同样是籽料,加上近一年来好的俄料涨幅不菲,如今这件摆件的价值已与购进时的价格相去不远,勉强算是物有所值,只不过超前消费了一把而已。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