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金坛发行的“抗币”

时间:2013-08-12 11:17来源:未知 作者:徐云子
金坛真正发行的“抗币”,我见到实物的有两种:一是“茅东临时流通券”。一是“流通券纸币”,其真实“姓名”是“金坛县辅币券”。

    从烽火硝烟中走过来的“抗币”,今天幸存的已极少,它们都成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所谓“抗币”,是指抗战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发行的货币。那时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支持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的需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扩大)会议上指示:“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伪币及破坏本币政策作斗争,允许被割断区设立地方银行,发行纸币。”因此,在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抗币”应运而生。

  1999年出版的《金坛革命斗争史》记载:“1940年后,苏南江南银行发行了十元、五元、一元、一角票面的纸币;1942年12月,在茅东县延陵镇成立了惠农银行,发行了十元、五元票面的辅币(亦称‘惠农币’)。”在该书附录(金坛革命斗争大事记)中又提到,1945年8月20日,新四军攻克金坛县城后,“发行流通券纸币”,只寥寥一语,没有说明纸币的名称。

  其实,在1945年6月,江南行署才成立江南银行,发行纸币,两个月后即随军北撤,停止营业。江南银行币并不是在金坛发行的,只在金坛流通。惠农币倒与金坛有密切关系,当时金坛西北地区及丹阳、丹徒部分地区,称茅东县。1942年秋,抗日民主政府在金坛登冠乡西村,召开各界人士会议,动员扩股,宣布成立惠农银行,行址设在丹阳延陵镇,并在延陵镇北面一个小村里印制纸币。金坛西场设办事处,开展业务。1942年冬,敌伪对茅山地区大扫荡,惠农银行被迫歇业,前后仅数月时间。

  金坛真正发行的“抗币”,我见到实物的有两种:一是“茅东临时流通券”。但《金坛革命斗争史》却未记载,不知何故。一是“流通券纸币”,其真实“姓名”是“金坛县辅币券”。

  对“茅东历史流通券”,我一直以为印钞票的地方,可能是在金坛建昌天荒湖(当时被称为“小莫斯科”),直到今年看到《洮湖》杂志上陈洪均先生的一篇文章:《蒋斌在我家的那些事》,才解开了谜底。陈先生的家在金坛直溪河头村,有三间两厢楼房,1945年秋,蒋斌住在他家东边楼上,他除看到有人开会外,还看到过印钞票,后又看到小战士把几捆钞票拿到大门外烧掉。这些钞票,无疑即是“茅东临时流通券”。该券票面上印的发行时间是1945年。这时蒋斌是茅东县副县长,北撤前又烧掉钞票,都与历史吻合。

  “金坛县辅币券”的印制地点更清楚,就在城内大沿河巷镇泰印刷所印制。新四军北撤,即停止发行,并委托小沿河巷永春和米厂以粮食回收。那几天,我每日途经米厂门口,都看到有人手持辅币前来换大米。

  上述两种“抗币”,面额都是五角,是否还有其他面额不得而知。

  上世纪80年代,我和市人民银行陶真荣,曾访问当年西矿区区委副书记周凤歧,他告诉我们,金坛西岗镇在1945年7月,经县、区抗日民主政府批准,由当地商界主办,发行了“西岗镇流通券”,面额有五角、一元、十元三种,但两个月后即收回。可惜未见实物。我有一位老友姓高,也叫凤歧,是抗战老战士。他告示我,水北区发行过称作“礼券”的流通券,北撤前回收,用麻袋装了集中烧毁,同样未见实物,都只能成谜了。

  岁月沧桑,随着老一代人相继离去,如没有实物见证历史,又未用文字留下记忆,许多珍贵史料将永远湮没,甚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