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手上收藏有“宝苏”钱币的常州藏家不到20人

时间:2016-05-07 15:09来源:未知 作者:翁丽娟 邱北海
常州有本土钱币“常临币”,江苏省也曾有本土钱币“宝苏局”钱币,简称“宝苏币”。据了解,“宝苏币”流通于清代,在江苏省集中发行流通。

    常州有本土钱币“常临币”,江苏省也曾有本土钱币“宝苏局”钱币,简称“宝苏币”。据了解,“宝苏币”流通于清代,在江苏省集中发行流通。

    常州收藏“宝苏币”的人不多,还不到二十人。这些专门收藏“宝苏币”的爱好者中,还专门开设了小型的“宝苏币”私人博物馆。这些钱币,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另外一扇窗……

    开设了小型的“宝苏币”私人博物馆

    在新北一家商务楼2楼,近两百平米的房间里,展示着三四百枚古钱币。钱币的正面大都是“嘉庆通宝”、“咸丰通宝”等字眼,而背面都刻着两个相同的满文。

    这些钱币的主人叫芮峰,今年39岁的他于去年在这里开设了钱币私人博物馆。据芮峰介绍,这些不同钱币背后相同的满文为“宝苏”两字,这是“宝苏局”钱币的最明显标志。因为该馆收藏的都是“宝苏”币,所以,芮峰喜欢称该馆为“宝苏币”私人博物馆。

    芮峰不仅是一名“宝苏币”的爱好者,还是江苏省清代钱币研究会副会长。据他介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市民间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专门收藏“宝苏币”的人并不多。“20多年过去了,据我所知,我市目前专门收藏‘宝苏币’的群体还不到20人。”

    做工精美,诉说当时江苏先进的制钱工艺

    今年56岁的顾玉生是我市最早收藏“宝苏币”的,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收藏,如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据顾玉生介绍,“宝苏局”钱币是清代设于江苏省的铸钱机构宝苏局铸造的,早期局址在苏州。“当时,钱币都是金属的,铸造和搬运比较麻烦。所以,很多省都是自己铸造钱币。清顺治年间,江苏省尚未建署,苏州还没有设立钱局;设江苏省后,康熙年间在苏州府设有铸钱局,但此局还不是宝苏局。”顾玉生介绍,宝苏局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1722年,清廷开始整顿全国各省铸钱局后,作为江苏省唯一的省属钱局而被定名的。“但是,当年没有立即开设,而是雍正元年才正式设立,并设宝苏局于苏州府。”

    顾玉生说,雍正年间,各省铸钱局名称一律以“宝”字为首,另外一字用各省中的某一个字。于是,江苏省铸钱局定名为“宝苏局”,所铸钱币背面写有“宝苏”两字。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苏州等江南地区被太平天国所控制。“于是,宝苏局铸钱地从苏州迁往嘉兴、海盐、淮安等地。后来,李鸿章光复苏州,苏州城内宝苏局恢复铸钱。”顾玉生说,由于江苏地区经济发达,尤其是手工业水平更是优于全国,这里钱币流通量大,所以留下大量“宝苏币”。除了数量多,“宝苏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制造精美。“当时,除了北京铸造的钱币,就数咱江苏的钱币精美了。”

    9种“宝苏币”,目前能见到8种,还有一种只剩拓片

    在芮峰的钱币博物馆里,常州晚报记者看到,他收藏的宝苏币从1文到100文都有。据他讲,宝苏币在铸造的时候一共发行了9种面额,它们是当1、当5、当10、当20、当30、当50、当100、当500、当1000。

    芮峰说,早清时期没有面额大的大钱。直到咸丰3年,也就是1853年,咸丰皇帝才开始命令户部铸造当10、当50、当100等虚值大钱。“这些大钱数量之多,面值之大,给社会造成了银贵钱贱、市价不平、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局面。政府官员眼看大钱不能畅行,于是减少铸额。最终在咸丰七年八月被迫停铸。”

    据芮峰介绍,目前在全国收藏圈内,能看到的宝苏币的面额只剩下8种。“因为当500面额似乎绝迹了,只有看到它的拓片。”芮峰说,目前咸丰年间当1000的在市面上也非常少见,收藏圈内只发现一枚,存放在上海清代书局钱币博物馆内。

    说起这枚当1000的宝苏币,还和常州颇有渊源。据顾玉生介绍,当时这枚钱币是他最早在淮安发现的。但由于持有者开价太高,顾玉生没有“请”到手。后来,上海的一位资深藏友和他聊天中得知此“宝苏币”后,连夜买了回去。

  比普通“宝苏币”珍贵的,是母钱和样钱

    今年4月22日,芮峰从上海朵云轩通过拍卖拍回来一枚咸丰“大二元”。之所以称它为“大二元”,是因为该“宝苏币”的正面四个字“咸丰元宝”中的“元”字,“元”字上面的“二”写得较大。据芮峰讲,“大二元”的拍卖价特别高,原因在于它是一枚“样钱”。

    “所谓样钱,是指由造钱主管机关呈送帝王以供审阅、抉择的钱,又叫‘进呈样钱’,多由铜、蜡、牙、木等雕制而成。因此,样钱都制作得特别精美。”芮峰说,他的“大二元”样钱非常稀少,目前发现的只有两三枚。

    他除了收藏“样钱”,还喜欢收藏“母钱”。所谓母钱,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制作的标准样板钱。芮峰介绍,国家对铸造钱币都是严格控制的,“母钱”是铸钱流程中关键环节,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管理方法,流入民间的极少。“所以,这些样钱的收藏价值很大。”

    芮峰有一枚样钱是在病床上买来的。去年,他到宁波“铲地皮”,到当地农村“淘宝”。在一户人家里,他发现了一枚“宝苏币”母钱。但是,一开始芮峰觉得对方开价太高,没有立刻下手。后来,因为生病,躺在病床上的他一直对那枚母钱念念不忘。于是,在病床上,他拨通宁波藏家的电话。最终,躺在病床上的芮峰以高价买下了那枚母钱。

    他的心愿,就是要把本省钱币文化弘扬光大

    去年年底,芮峰在一位外地老藏家手里“请”回来一枚“宝苏币”母钱。为了这枚母钱,芮峰前前后后往那位老藏家住处跑了30多次。最终,芮峰用行动打动了那位老藏家。“除了我跑了很多次之外,我最后说的自己是江苏人,会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加爱护本省钱币,这句话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芮峰说,他除了做眼镜生意,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宝苏币”。“我为什么喜欢收藏这种钱币,就是因为自己是江苏人,我要好好保护宝苏币,把本省钱币文化发扬光大。”

    芮峰说,他过一段时间会举行“宝苏币”的文化讲座,让更多人了解“宝苏币”,喜欢“宝苏币”。(文/ 翁丽娟  邱北海  吕洪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