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常临币又现新品种——焦溪礼丰代一分打戳币

时间:2019-04-10 10:21来源:未知 作者:张军
最近,本地收藏家顾玉生收到了一枚罕见的常临币,为焦溪礼丰代一分打戳币,经市职工钱币研究会专家鉴定后认为是首次发现,属于“出谱品”

     最近,本地收藏家顾玉生收到了一枚罕见的常临币,为焦溪礼丰代一分打戳币,经市职工钱币研究会专家鉴定后认为是首次发现,属于“出谱品”,即不在此前出版的有关常临币著作中的地方代用币。

    常临币是常州地方代用币的简称。抗日战争初期,地处苏南沦陷区的常州地区,普遍出现了一种标明有“临时流通”字样的货币代用品,仅限于所在乡镇或店铺流通使用,其流通时间一般为3~4年。打戳币是常临币中的一大种类,主要是利用清朝铜元进行改制,打上戳记和面值后,在特定的场所流通,一般是一家商铺,也可扩展到一个集镇。顾玉生告诉记者,这枚代用币所用的原材料为前清的黄铜质光绪元宝,直径约2.8厘米,重约6.9克,这种铜元在晚清民国时期与银元的兑换价格为330~380枚换银元1元,每枚铜元只值0.33分。商家将铜元的一面磨去面值及部分图案,打上“焦溪”“礼丰”“代一分”等戳记,就能以1分的市场价值流通,为商家创造了高出其原先价值2倍的财富,这也是部分商家热衷于自制常临币的经济动力所在。经顾玉生研究,焦溪的常临币以打戳币为特色,目前常武地区打戳币所见有300多个品种,多见于焦溪、三河口、新安及江阴申港、青阳等各大集镇,其中焦溪达80%以上。

    市职工钱币研究会秘书长许英俊告诉记者,常临币以5分、1角为多,1分面值的并不多见。这枚币面值为1分,与焦溪盛产蒲包有关。抗战时期,焦溪沦陷后,当地有300多个蒲包经销商,在收购蒲包时所需的钱币面值小,因此不少商家选择制作面值1分的代用币。这枚钱币的面世,为常临币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文/张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