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香港斯宾克拍卖行举行首场邮品拍卖会,其中一件贴有“宫门倒”邮票的实寄封,以480万港元(约38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再次让世人惊叹。据悉,该邮票为1913年5月中华民国邮政发行,全套19枚。并分为伦敦版、北京老版、北京新版,共发行了3次。在北京老版的“宫门票”中,有枚面值2元的,由于印刷工人忙中出错,将其中一个版放倒了,所以印出来的邮票中心图案牌楼是倒印的,俗称“宫门倒”邮票。“宫门倒”邮票存世极少,被列为“民国四珍”之一,也被誉为“后四宝”之首。 这枚拍出高价的实寄封是于1923年10月29日从上海寄出的,盖有当时的上海机盖戳,并有挂号戳,加上“宫门倒”邮票本身品相完美,并带有厂铭的下边纸,这无疑更增加了珍罕性。 “错票”是因设计、绘图、文字、印刷错误等多样原因造成,一般邮票如出现重大错误,国家邮政部门会很快收回,但有时不可避免会流失一些到社会上,这些“漏网”出来的“错票”,珍贵程度不言而喻。例如《全国山河一片红》、《蔡伦像》等,就因失误成就了价值。虽然这些错误错得“美丽”,错得“昂贵”,但并非所有的“错票”都值钱。 一般来说,集邮者往往会根据个人爱好进行分专题集邮,升值空间大的题材自然追求者众多。为此,有相当一部分集邮者选择另辟蹊径,把宝押在“错票”上。但业内人士认为,过度沉迷“错票”炒作很有可能误入歧途、得不偿失。2011年上半年,有人称,T146《庚午年》马票上的骏马图案有错,一条前腿向后弯曲,违反了马腿结构,使得一时间马票价格水涨船高,但行情“来得快也去得快”。据悉,这枚马票的发行量达到惊人的1.3亿枚,而发行后消耗很少,因此存世量巨大。而所谓的“错误”即马前腿的画法不过是艺术创作的夸张表现,不具备大幅升值的可能。 百货商业行业分析师李伟告诉记者,为了炒作,有的炒家挖空心思“鸡蛋里挑骨头”,在不少邮票上都挑出“疑似”错误的细节,并且进行大肆炒作,以吸引“不明真相”的散户购买。但是,存世量稀少的错变体邮票才算得上是珍品,而邮政部门大量发行却没有立即收回的“普遍性”错票,升值空间自然有限,邮友们权当是出于爱好而收藏。 名人邮票水涨船高 邮票小巧精致,具有易于收藏、传播面广等特点,受到广大藏友的喜爱,而以人物为题材,特别是以名人为主题的邮票往往容易成为热门藏品。 2010年10月,以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剧照为图案的一套邮票十联张在柏林举行的一次慈善拍卖会上拍出了43万欧元(约36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邮票画面中的赫本戴着大沿太阳帽,眼睛俏皮而有神,嘴角还衔着一只烟斗的长柄,成熟充满风韵。此前,这款印有赫本形象的单枚邮票曾以6.7万欧元(约57万元人民币)成交。 很难想象,仅仅因为印了奥黛丽·赫本的头像,一枚使用过的邮票也可以卖出如此高价。不过对于邮票的收藏爱好者来说,邮票的意义显然并不能仅用价格来衡量。 “其实,能够出现在拍卖会上的邮票往往都是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而且普遍得到了藏家认可。”李伟告诉记者,存量少、收藏难度大往往是这类邮票的特点,因此也决定了其未来的升值潜力。“特别是像赫本这样本身就极为珍贵的邮票,再加上名人效应,很容易受到藏家的追捧,拍出高价并不意外”。 赫本的邮票能够拍出高价与其极为稀少的存世量确实密不可分。这款邮票是德国邮政局在2001年印制,由于赫本的儿子肖恩·菲勒不满照片被改动,由原本咬着太阳眼镜,变成咬烟嘴,邮局只好销毁1400万张已印好的邮票,仅有极少量的邮票流传在市面上。迄今为止,全世界仅发现了5枚。 尽管邮票的存世量往往决定着其收藏价值的大小,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印有名人头像的邮票在明星光环的影响下,其受欢迎程度和价值也往往比一般的邮票要高。例如,曾经上过邮票的玛丽莲·梦露、詹姆斯·迪恩、加利·格兰特等人,其邮票都受到藏家的广泛欢迎,而梦露和迪恩的邮票目前则已绝版,难觅踪迹。 除了这些影视明星外,政界名人的邮票也同样是拍卖中的“常客”,一套1869年竖版6张的林肯邮票拍出了8.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3万元),而另一套8张的错版林肯邮票则拍出了14.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3万元)的高价。2008年的4月,印有林肯形象的一万多枚邮票在纽约的拍卖会上备受藏家的追捧,并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依然拍出近200万美元(约1249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