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分日。这天《春夏秋冬》邮票面世,如同一股清流,触动了人们深藏于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情结。 《春夏秋冬》是继2006年《文房四宝》、2010年《梅兰竹菊》、2012年《福禄寿喜》、2013年《琴棋书画》、2015年《诗词歌赋》之后的又一组“四字”文化系列邮票,彰显出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中国特色。 作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结果,春夏秋冬这一自然现象如何艺术地在邮票上展示?在邮政部门精心谋划下,画家冯远创意设计,他立足文化传承,着眼中国表达,别致构思,完美呈现。从名称看,4枚邮票最初是“春和景明、夏致清和、五谷丰登、瑞雪丰年”,这也无什么不妥,但在正式定稿时改为了“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如此更富诗意,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构图上,擅长人物画的设计师用了4个富有童趣的画面,在每个特定的自然环境里,均是4个孩童在春放风筝夏采莲,秋拾稻穗冬放炮,这些植根传统、代代相传的中华习俗,勾起今人美好的童年回忆。他采用中国画小写意手法、现代透视布局和快意笔墨进行表达,使画面清新饱满,画风拙朴浑厚,稚童憨态可掬,色彩艳而不俗。这样,通过典型环境里景物的选取、人物的描摹,使得邮票充满了浓浓生活情趣,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客观规律,还将古老悠久又生机勃勃的中华文化进行了展示。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