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华会长(前排右一)主持大会
名誉会长陈汉光先生讲话
揭牌
与会人员合影
漕上光绪甲辰版《陈氏宗谱》 辛卯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武进区洛阳镇漕上陈氏家族于2011年9月7日在戴溪建筑有限公司隆会场重举行毗陵漕上陈氏(星聚堂)第八次续修宗谱理事会成立大会,80余名陈氏宗亲欢聚一堂,共商修谱大计,正式拉开续修宗谱帷幕,启动续谱文化工程。 陈姓是常州第3大姓,目前有10.35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09%,平均20人中间有一位姓陈。全国当代陈姓人口达5436万,为中华第5大姓。 陈氏出自妫姓,帝舜后裔。周初封先贤后人胡公满于陈地,建陈国,祀舜。胡公满的支庶子孙以国为姓称陈氏。 胡公八十三传而至安一公,讳安世,号荆山者,时任溧阳学正,于南宋淳祐七年丁未(公元1247)自怀南乡侍上里徙居毗陵之漕上里,遂为漕上陈氏始迁祖。自荆山公卜居漕上,迄今业已764年,子孙繁衍,源远流长。荆山公有三孙,故分列“东分、中分、西分”三大房分:长孙,讳渊,为东分祖;次孙,讳潩,为中分祖;三孙,讳渠,为西分祖。其东分聚居于洛阳镇码头上、庄家桥、漕上、周家巷、谈家头,坂上陈家桥村,陆区西漕,宜兴蜀山等地;中分聚居于洛阳镇黄圻头,礼嘉镇周世桥(毕家村、周陈桥)等地;西分聚居于漕上、戴溪桥、虎臣陈家头等地。 该族宗谱,创始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二修于康熙二年癸卯(1663),三修于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四修于嘉庆元年丙辰(1796),五修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六修于光绪二年丙子(1876),七修于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今为八修宗谱。距上次谱事业已107年之久。辛有戴溪虎臣桥陈家头培荃先生尚存光绪甲辰版全套《毗陵漕上陈氏宗谱》,弥足珍品,无私奉献为本届续修宗谱提供脚本。 理事会成立大会由会长、民丰村委书记陈小华先生主持。在大会上修谱理事会名誉会长、洛阳镇工商联合会会长、戴溪建筑公司董事长陈汉光先生就本届续修宗谱之宗旨、原则、方法、修谱凡例、捐资乐助等有关事宜作了详尽发言,赢得与会陈氏的一致赞同,人人达成共识;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苏慎先生作了有关“姓氏与谱牒”文化、陈氏源流等方面的学术宣讲,并赠送了贺词;族人代表陈仁正先生、陈桂琴女士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常州市名人研究会包立本先生专门题词,祝贺陈氏续修宗谱。 大会并着重围绕“修我宗谱,无私乐助”这个中心热点为议题展开讨论,个个献计献策,气氛热烈,情绪高涨,当场捐资连同承诺捐资总额达30万之多。大会之后,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做到续修宗谱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充分展示陈氏家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为续修宗谱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经济基础,以早日圆满告竣陈氏新谱。(文/孙瑞和 图/许仲如)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