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在殷建平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古桥边。古桥呈东西向,横跨在毛龙河上,在毛龙桥南面100多米处。这座桥是一座简易的石板桥,十多米长,宽1米不到。桥的西头被撬断,3块桥板躺在河堤上。在桥周围转了一圈,记者并没有找到文物保护标识碑。
殷建平告诉记者,他们发现小桥被撬是在7日下午。在桥东面种菜的杨老汉发现,小桥西头断了,随后赶紧通知大家并报警。
殷建平今年62岁,他从家谱上知道了这座桥的来历,这座桥以前叫做“兴贤桥”,现在叫“殷家桥”,是殷家明代的先祖所建。殷氏祖先是宫里的御医,专门给人看眼睛,后归隐乡里。因为家里的几百亩地分布在毛龙河两边,所以回乡后他专门请人建了这座小桥,方便耕种的农民通行。
“小桥原本是木制的,后在清朝道光年间被翻建为石桥,”殷建平说,这一带的老辈人对这座桥都很有感情。
采访时,几名菜农向记者反映,桥很有可能是西面一家厂的房东所为,“厂里东面的围墙塌了,他们怕小偷从桥上过河进厂偷东西。”记者随后来到龙江中路的该厂区,厂区里有三四家企业。工人证实,小桥确实是房东所撬断,但为什么要撬断他们也不清楚。
在新闸派出所,记者了解到,7日下午5点钟不到,所里确实接到2次相关报警,但报警人当时误称,是毛龙桥被拆。接警后,民警迅速出警,但来到毛龙桥却发现没有任何异常。拨打报警人电话,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民警表示,他们会和街道、厂区房东联系,尽快确定是谁撬断了桥。
市文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接到市民举报,8日上午到现场进行登记。因为殷家桥在钟楼、新北交界处,文保中心首先将确定殷家桥的属地,然后联系所在地的文教局对殷家桥维护管理。初步判断,这座石桥应该是建于清朝,但具体年代还需经过文保专家进一步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