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城市建设 >

政协委员提议筹建常州民俗文化博物馆

时间:2014-01-10 10:13来源:未知 作者:尤佳 崔奕 吴锦
民俗文化,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或精神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或精神文化现象。在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龙城百姓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凸显地方特色。如何传承常州特有的民俗文化并发扬光大,市政协委员夏阳提出:筹建常州民俗文化博物馆。
 
  政协委员:建立民俗博物馆,发扬民俗文化
 
  关注民俗文化缘于夏阳与友人的交流。“我与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因为工作关系而结识,随着彼此交流的深入,我对常州民俗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夏阳告诉记者,虽然他祖籍不在常州,但从大学毕业到常州工作已有三十多个年头,这座江南古城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城市的历史文化如同一块磁石深深吸引着他,“常州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不少民俗文化逐渐湮没消失,真的非常可惜。有人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加快融入世界的进程中,常州丰富多彩的的民俗文化对外国人其实很有吸引力,对打造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也很有帮助。”
 
  夏阳说,在我市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背景下,保护、发掘常州民俗文化尤为重要。“据我了解,常州已出版了《常州民俗文化》丛书,对这座城市的民俗文化作了一些采集和汇总,但这远远不够。要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利用现有文保单位修复后的古建群落,结合青果巷、民元里、吊桥路、前后北岸等地改造,汇集社会力量,筹建常州民俗文化博物馆,陈列常州先民生活场景,展示龙城多元民俗文化。”
 
  记者调查:常州博物馆、纪念馆30家,大多涉及民俗文化
 
  据统计,常州目前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0家,其中民办博物馆11家,数量列江苏省首位。这些博物馆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与民俗相关的介绍或展出,如弘扬常州优秀传统工艺的常州梳篦博物馆、乱针绣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承孟河医派文化的常州孟河医派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自建成之日起就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2012年度接待观众总量近120万人次。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晋代,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是常州民俗工艺代表作品之一。常州梳篦博物馆始建于2001年,重建于2009年并同期开放,位于勤业路17号。整个展区分为两大部分:梳篦历史文化展示区面积为650平方米,以实物和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示梳篦的制作工艺历史和杰出成就,展出数量560件左右,其中精品50余件;梳篦工艺制作展示区展示面积1500平方米,集中展示篦箕73道工序制作,木梳28道工序的制作过程。
 
  乱针绣创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创始人为常州武进人杨守玉,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常州乱针绣博物馆于2010年对外开放,由乱针绣传承人之一的孙燕云自筹资金创办,2012年取得省级民间博物馆资质。该馆分为上下两层,共600多平方米,拥有100多件藏品,一楼主要展示乱针绣的文史资料以及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关门弟子陈亚先、陈亚先之女孙燕云等几代人的绣品,二楼为孙燕云的工作室和精品展示区,参观者可亲手参与乱针绣的制作过程。
 
  部门答复:汇集社会力量,发展民俗文化博物馆
 
  市文广新局文物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常州地区基本实现了“县县都有博物馆”,同时以中心力量带动周边博物馆共同健全、成长,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博物馆群。政协委员关于建立民俗博物馆的建议是对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市正在积极出台鼓励民间博物馆建设的相关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据了解,为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博物馆发展、破解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难题,我市日前出台了《常州市博物馆公益事业捐赠办法》、《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等5个文物保护办法。
 
  《常州市博物馆公益事业捐赠办法》规定,境内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向常州市各国有博物馆捐赠,博物馆接受捐赠的范围除文物之外,还包括资金、实物、设施以及其他形式的捐赠;《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则明确,所有具备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可参与文物的认养活动,文物认养方式有资金投入、物质捐助、义工管理等多种形式,认养人在承担文物保护、修缮、解读等义务的同时,享有冠名、表彰、使用、名誉馆长等回报方式,通过这种认养利用,反哺文物保护,实现永续传承,服务社会公众。“两个办法均面向社会大众,这实际上就是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该负责人表示,两个办法细化了捐赠和认养程序,使得捐赠、认养行为过程更规范、更具操作性,最大程度避免了捐赠、认养之后的矛盾纠纷,有利于推动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此举旨在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将对民俗文化的延续与传承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文/尤佳 崔奕 吴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