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东林党魁首薛敷教亲撰古碑首现武进
时间:2011-08-05 08:59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张军
最近,一块由明朝著名东林党人、被誉为“东林八君子”之一的薛敷教撰写的古碑,在横山桥发现。

常州发现明朝东林党魁首薛敷教亲撰古碑
最近,一块由明朝著名东林党人、被誉为“东林八君子”之一的薛敷教撰写的古碑,在横山桥发现。这块碑,在当地志书《横山桥镇志》、《芙蓉乡志》中均未有记载,属于首次发现。
这块古石碑,位于芙蓉社区园内,碑高220公分,宽84公分,厚28公分。武进地方文史爱好者韩元芳告诉记者,由于年代久远,风霜侵蚀,古碑已破损,断成三截,但碑面字迹依稀可辨。“重筑芙蓉湖圩岸碑记……,万历庚辰辛巳间……,光州学正薛敷教撰”等字迹清晰可见。
薛敷教(1554-1610),字以身,号玄台。武进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官国子监助教,以救赵南星谪光州学正,与顾宪臣、高攀龙等为东林八君子。在《明史》中有传。
根据《晋陵陈氏宗谱》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霪水成灾,决堤破圩,水深半扉,庐舍倾墟,尽成泽国,民不聊生,儒者从教,贸者从商,夫者从耕,谋生四方,迁居他乡。守土裔孙,立人可胜天,祸可为福之念,架水车数千,奋力抗洪,终保龙潭之存之兴。”
万历八年,正是碑文中提到的“万历庚辰辛巳间”。碑文与家谱能相互印证,证实了芙蓉圩的沧桑史。
韩元芳告诉记者,该碑是薛敷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芙蓉人民重筑芙蓉湖圩岸,抗洪救灾的一块碑记,对研究芙蓉水利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了解江南地区水利史、文化史,提供了一份历史的珍贵文献。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