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常州要闻 >

常州市领导调研杨桥老街 要求做好保护工作

时间:2012-04-19 11:05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朱蓉 成龙
日前,常州市长姚晓东、副市长居丽琴、朱晓敏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及市文化、建设、规划部门等负责人一行,在武进区领导臧建中、江建文、陈虎陪同下,来杨桥老街调研考察。

市长姚晓东(左)与杨桥老街旅游公司总经理陈真(右)亲切交谈

 

  日前,常州市长姚晓东、副市长居丽琴、朱晓敏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及市文化、建设、规划部门等负责人一行,在武进区领导臧建中、江建文、陈虎陪同下,来到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杨桥老街调研考察。

  姚晓东市长的此次调研,是为我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的初步“摸家底”。摸清家底,方能针对现状,因势利导将常州文脉融入其中,传承并发扬历史文化,让古老的街区、古老的常州更加鲜活,更具有吸引力。

  杨桥老街始建于南宋,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800年历史。明清时,大批商贾在此筑园造地,至今仍存500余间明清建筑、1000余米石驳岸。现在已将牧斋院、南杨桥、百岁庄、丁家塘丁宅、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等5处建筑,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桥老街于2008年2月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约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约7.2公顷。同时,调犟牛、舞龙灯等民间活动,已被纳入“非遗”体系。据悉,杨桥老街是由民营企业家陈真投资进行修缮的。姚晓东充分肯民营企业家投入资金积极参与街区修缮和开发。他强调,古建筑、古街区的修缮保护是硬件,硬件建设完成以后,还要做软件;要将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常州的历史文化内容结合起来,尝试筹划合适的文化展示、文化演示、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等活动,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摸的到历史、感受到文化”。

  占地360余亩范围的老街上目前还保留着27000余平方米面积的老房子,街上花岗岩条石和青砖砌筑的路面依然保持原样。更有保存完好的丁家塘丁宅、百岁庄、牧斋院、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南杨桥、太平桥等处属于常州市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尚有清道光年间的《重建杨桥碑记》石刻遗存、关王文昌阁、白虎堂茶馆遗址,修建于清代的古典石梁式庄基桥和东虹桥,始建于明代重修建于现代的保丁寺和太平庵寺庙庵堂。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常州文物保护单位“牧斋院”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裔朱牧斋的宅院,今有清代建筑砖木结构硬山式4进房屋,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宅院落风格,是常州乡土建筑的代表作。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牧斋院保存情况一般,部分房屋亟待修缮。姚晓东要求,相关部门要好好规划设计保护好牧斋院。

  在杨桥书场,姚晓东要求,相关部门接下来要如何将文化纳入老街建设中。姚晓东表示,要将常州文脉融入具体故事,展现常州文化名人的精彩故事和精神境界。古建筑古街区的修缮保护,是硬件,修出来后,还要做软件,要摸得到历史,感受得到文化,因为文化是有生命的。(文/朱蓉 图/成龙)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