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等5个文物保护办法,分别从本月20日和25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最受关注。
为何推出文物认养,怎样认养,文保单位是否可以商用?我市在管理机制上大胆改革,迈开新步。
此次文物保护管理机制改革,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等,充分结合常州文物工作实际情况而推出的。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是我市文物保护的总原则。其中,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就是一种合理的利用。
以市中心的市级文保单位中山纪念堂为例。该处曾被用作饭店经营,2008年底被相关部门勒令停止营业,但关停至今的败落景象让人唏嘘不已。许多市民反映,关起来比用的时候保护得还要差;房子是要人住的,人是房子的魂,在确保文保单位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用起来。
而与此同时,近日许多网民却又对大陆饭店修复后的商用表示质疑;不过,也有网民说,大陆饭店早年本身就是饭店加旅馆,为什么不能再用作饭店呢?
市文广新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应该确保原真性,保障公益性,应更接近老百姓。我们反对的是只为少数人服务,比如开高级会所等。”
仅有主管部门讲话是不够的。此次出台的《文物认养办法》把这些问题都作了清晰界定,并制定了规则。认养文物后,只要在使用中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整个过程中不对文保单位造成不可逆伤害等,市民完全可以通过认养不可移动文物取得合理收益;通过这种认养利用,再反哺文物保护,实现永续传承,服务社会公众。
由此,中山纪念堂、大陆饭店、传胪第、前后北岸部分文保建筑等,陆续面向社会进行认养,以各种业态为社会和公众服务。认养程序主要是认养人提交申请报告,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签订认养和保护利用协议并提供承诺的文物保护资金、物资等,文物主管部门向认养人出具批复文件和荣誉证书等。
目前,常州地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0处,省级45处,市县级268处。
“只要是法律上没有瑕疵的个人和单位,都可以认养。其实,这就是给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找一个‘教父’。”市文广新局这位负责人说,认养方式有资金投入、物质捐助、义工服务等多种形式;我们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文/何嫄)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