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常州三杰”精神,电视纪录片《常州三杰》今晚8点起将在央视四套《国家记忆》栏目播出。 该片详细讲述“常州三杰”各自的成长经历、艰辛的革命历程和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充分展现了他们将一切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尚情怀。 摄制组赴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南京、常州、南昌、泸州等地采访拍摄。该片充分利用拍摄素材和珍贵的历史影像、文物、档案资料,既有实景表现,也有动画设计和人物采访。 该片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广旅局和新北区共同出品,常州市影视家协会等拍摄制作。 四集电视纪录片《常州三杰》,分集片名分为《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上)》、《瞿秋白(下)》。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之前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他为争取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唯一合法政党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回国后, 他协助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孙中山进行了多次会谈,为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付出了不懈努力。他是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在团的“三大”上,他当选为总书记。根据他的倡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又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廷担任助手和翻译,成为大革命中心的广州最为忙碌的人之一。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张太雷临危受命,调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随后,又与周恩来等5人组成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持大局。在八七会议上,张太雷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等人的领导下,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了。然而,就在起义爆发后的第二天,张太雷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正如他生前留下的家书所言,他所做的一切,是“谋将来永远之幸福”。 恽代英是江苏常州人,出生在武昌的“毗陵恽寓”。他发起成立武汉地区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进步社团互助社。又以互助社书报贩卖部为基础,创办利群书社。毛泽东来访,称赞书社办得好,恽代英则鼓励他在长沙也办一个类似的书社,并主动提出为他担保。恽代英翻译的《阶级争斗》一书,对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一大批先进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他被广大进步青年称为照耀自己革命征途的“第一盏明灯”。他创办的《中国青年》杂志,成为大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期数最多的革命刊物。他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在狱中写下的诗句“留得豪情作楚囚”充满了革命气概。 瞿秋白21岁时前往苏俄,成为十月革命后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实际上,他是借此机会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改造中国的办法。他在莫斯科与张太雷相遇,并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在采访报道的同时,瞿秋白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任教,他在苏俄研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毅然选择了献身无产阶级事业的志向。回国后,瞿秋白负责筹办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并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草党纲草案,在大会的最后一天,指挥全体代表高唱由他翻译的《国际歌》。他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设想把上大办成“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的瞿秋白情绪激昂,正像他不久前写下的诗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他最为推崇毛泽东和彭湃,赞誉这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农民运动的王”。 他为毛泽东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出版单行本,扩大宣传。 大革命失败以后,瞿秋白主持召开的“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瞿秋白虽被迫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但他仍继续为革命忘我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左翼文化运动当中。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任凭敌人严刑逼供,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然而,由于叛徒的出卖,瞿秋白的真实身份最终暴露。敌人对他反复劝降,一无所获。6月18日,瞿秋白唱着《国际歌》,身赴刑场,从容就义。 “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虽然都没有看到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却历久弥新,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们留给家乡的红色基因,已融入这座江南名城的血脉,代代相传。文/常宣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