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凌晨2时,解放军华东警备第六旅十八团先头营挺进常州城,与坚持在城区活动的中共地下组织在文在门胜利会师。常州宣告解放! 4月24日,解放军进入金坛城。金坛解放! 4月25日,解放军攻占溧阳。溧阳解放! 至此,常州全境解放! 今天,是2021年4月23日。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七十二年前那些载入历史的“红色时刻”。 解放常州“第一船” 今年77岁的秦荣明,退休前担任过常州圩塘轮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年轻时,他经常听父亲秦长贵讲述用木船运送解放军、参加渡江战役的事。 秦荣明告诉记者,他父亲秦长贵年轻时是船老大,新中国成立前是我党地下工作者。渡江战役前夕,三野28军首长找到秦长贵,征求他对渡江战役登陆点的建议,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渡江战役,他组织并带领其他船,运送了3500名解放军干部和后勤人员,以及180匹战马。庆功会上,他被评为渡江特等功臣,并且获得一面锦旗,锦旗上的字是:扬子江上英雄船。锦旗是由三野28军司令部、政治部授的。2006年,我父亲去世。”秦荣明说。 解放常州第一仗: 击毙敌师长廖定藩等官兵100多人 我军指战员70多人英勇牺牲 1949年4月22日凌晨,率先抢渡长江成功的解放军第23军67师201团3营,突击到常州武进潘墅时,与国民党第51军49师遭遇,展开了激烈战斗。时年31岁的教导员瞿钦民是常州人,战斗中他身负8处重伤。他不下火线,终因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 今年85岁的杨新星是原潘墅村村民,他亲眼见证了那场战斗。“战斗非常激烈!我们解放军作战勇敢,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军队。” 据统计,潘墅战斗中,我军击毙敌师长廖定藩等官兵100多人。我军指战员70多人英勇牺牲。 4月23日早晨,常州街上睡满了抱枪而眠的战士 4月23日早晨,在中共武进城工委的接应下,华东警备第6旅先头营进入常州城,常州解放。 今年85岁的老人徐福大,年轻时是常州帽厂的缝纫机修理工,小时候他家住在县直街。对常州解放,他印象最深的记忆片断是解放军进城的那天早上。 “一开门,就看到街上睡满了抱枪而眠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睡在屋檐下,背靠着墙和门板,身上没有被子。”当时,有一位战士给他作自我介绍。那位战士对他说的话,他到今天还记得。那个战士说:“小朋友,你好,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放金坛:雨中交战,俘敌300余人 带着切断沪宁铁路的任务,三野第20军60师178团从常州孟河镇一路打到了丹阳吕城和陵口一带。4月23日傍晚,这支部队接到解放金坛的命令。 178团团政委徐放是金坛人,他在《金坛解放纪实》一文中回忆:接到攻打金坛的命令后,部队冒雨前进,一路南下! 4月23日深夜,部队进入金坛地界,与敌遭遇,战斗10多分钟,俘敌300余人。 24日凌晨2时,解放军从丹阳门和北门进入金坛城内,金坛宣告解放。 智取溧阳:一举歼敌800余人 4月25日下午,三野23军69师206团前卫一营行进至溧阳近郊。趁敌人混乱之际,他们改换成敌军装束进入城内,突然向守敌发动猛烈攻击,一举歼敌800余人,溧阳宣告解放。 至此,常州全境解放。 现年83岁的芮金川老人,是江苏省溧阳中学的退休老师。他说,他儿时目睹了解放军进入溧阳城的过程。“解放军军纪严明,离开时,把铺在地上睡觉的稻草打成两捆,堆放墙边,再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文/吕洪涛 华岩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