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景”水蜜桃一只桃卖到11元 果农增收三成
时间:2011-08-05 09:00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admin
自去年以来,洛阳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结构调优、品种调新、效益调高”等措施的实施,以种植葡萄、水蜜桃为主的全镇果品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艳阳天”,果
谈一平是位于武进洛阳镇的苏常鲜精品水果种植园场长,近来他几乎天天要去葡萄园看看,因为“金田美指”葡萄就要全面上市了。
“金田美指”是谈一平今年要收获的一个最新品种。正是因为看中了它的“高效”,去年谈一平把果园里曾是看家产品的特色品种“醉金香”、“金手指”葡萄种植面积压缩200亩,腾出空间发展“金田美指”。他说,今明两年,这一优质的葡萄新品种将会成为园内的主打品种。
同时身兼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职,谈一平称,在洛阳镇,像他这样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紧紧围绕结构调整、果品增效、果农增收这条主线,不断提高果品质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果农越来越多。
一筐抵不上一只桃的价格
洛阳全镇有40%的农户从事果品生产种植,涉及果农4500户。其中,尤以“醉金香”、“美人指”葡萄、“湖景”水蜜桃驰名市场,目前,这两类果品的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亩产值最高达4.5万元。
近两年来,以谈一平为首的合作社向全镇果农提供不同品种的优质葡萄苗、水蜜桃苗,相继淘汰了传统的“巨峰”、“藤稔”葡萄,改种“醉金香”、“金手指”等新品种,不断调整洛阳镇葡萄品种结构。
“这两年全镇种植的葡萄新品,虽然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但也存在储藏问题,从采摘进入流通领域,一般也就三四天的时间,不易储藏,附加值低。”谈一平称,这也正是其今年引进“金田美指”葡萄新品的原因。据介绍,“金田美指”最大的特点是果肉硬实、座果率高,最重要的是放上10天都不掉果。而从终端市场反馈的信息看,这个新品种每斤都卖到30元,还供不应求。“湖景桃的情况也一样,6两以上的,洛阳的产地价今年就卖到11元、12元一个,别人一筐都抵不过我们一只的价格。”谈一平笑称。
调“优”背后的推手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农产品价格,但果品市场变化较大,而果农由于信息渠道等原因,往往看到什么好卖就种什么。怎样合理引导农民调整果品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洛阳镇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果品产业调整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全镇果农全面调“优”果品产业结构。
根据实施意见,洛阳镇鼓励果农改良葡萄、水蜜桃品种,淘汰老品种,加快果品种植更新换代;扩种本地特色优质时令鲜果,重点是葡萄、水蜜桃等品质好、价格高的时令鲜果,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引进适合本地种植、填补季节空当的时令果品,比如猕猴桃等,合理搭配果品早中晚熟品种,做到“四季果香”。
一棵新的果树从种植到产出最少要2年时间,也就是说,换种的新果树至少有2年没有收益。果农如何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间博弈?据介绍,为最大限度保证果农利益,洛阳镇政府不惜重奖果农。比如,只要有5亩以上实行设施农业种植的,每亩即获奖励600元;果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20亩以上的,每亩至少奖励200元;果品专业合作社实行果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获万元奖励。
果农增收三成左右
为提升洛阳镇果品的市场竞争力,该镇在稳定果园面积的同时,积极创建和发展设施农业;推行天然羊粪、果实套袋等,向生态果园模式迈进,从源头抓起,推动绿色无公害果品的种植生产。由于采用了避雨设施栽种,并实行规模化经营、基地化种植,大大增强了洛阳葡萄、水蜜桃的品质。今年梅雨季里,粒果、烂果现象明显减少,避免了果农受损。
为有效解决果品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洛阳镇果农还自发创立各类经济合作社。截至目前,洛阳镇共有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该镇80%以上的农户成为合作社社员。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果农们提供种、加、贮、运、装、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全镇果业产业化进程,也为果农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介绍,自去年以来,洛阳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结构调优、品种调新、效益调高”等措施的实施,以种植葡萄、水蜜桃为主的全镇果品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艳阳天”,果农户均比以往增收30%左右。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