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农民照料瘫痪哥哥走过半世纪
时间:2011-08-09 10:52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admin
不离不弃 普通的农民照料瘫痪哥哥走过半世纪
62岁的张望家住钟楼区新闸街道瓦窑东村,是一位普通的农民,50多年来,始终对瘫痪在床的哥哥——65岁的张奇不离不弃,精心照料。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小儿子也加入其中。
事情还得从1954年说起,当年张奇才8岁,一天爬树玩耍时掉了下来,摔坏了脊椎,从此命运转折。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母亲想尽一切办法,经常背着张奇走20多里路到常州中医院求诊,然而到12岁时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瘫痪在床。母亲的付出被9岁的张望看在眼里,深深影响着他,他也开始帮着母亲照顾哥哥。
1978年,张望成家了,妻子蒋锡英是武进人。嫁入张家前,她就知道张望有个瘫痪的哥哥,有了心理准备,过门后就和婆婆、丈夫一起照料张奇,喂饭喂水、接大小便、换洗衣服……婆婆过世后,蒋锡英更是全面接过了婆婆的“接力棒”。
“张望是老实人,对张奇不离不弃。这么多年来,他真的不容易,家里不富裕,全靠省吃俭用维持着。”瓦窑东村村民张伟告诉记者,当年,张望的小儿子张露考取大学后,因为家庭困难,张露不想增加父母负担,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蒋锡英这个人也很好,张奇能活到现在多亏了这个好弟媳。”
记者在张望家看到,张奇佝偻着身子侧躺在床上,床上散落着报纸,床头放着食物。“这么多年,我只能保持这样的姿势。”他告诉记者,吃饭、喝水、上厕所、擦身,弟弟一家什么都为他做。“弟媳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出门,但出门前会给我准备好早餐……”
张望以前是拖拉机厂的工人,8年前下岗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做门卫,“因为上12小时就能休息一天,就有多一点的时间在家里。”蒋锡英呢,是“亿家乐”早餐车售货员,每天上午10点左右就能收摊。夫妇俩选择这样的工作,为的就是有时间照料张奇。张望说,哥哥自从躺在床上就再也没有出过门,他对外界的感知全靠一个小小的收音机,而且时刻需要有人在家。夫妇俩错开时间,至少有一个在家,如果两人实在没空,就由张露照看。
看到他们一家生活困难,也有村民建议把张奇送到敬老院去,但张望不同意,“敬老院毕竟看护人员少、老人多,不会有人专门照顾他的。”蒋锡英也表示,“哥哥是我们家的一份子,有我们吃的就不会饿着他。我们照顾他,他也关心我们,只要我们生病了,他就会让我们赶紧看医生。我们一家人是心连心的。”
逢年过节,新闸村委也都会来慰问,张奇为此深表感恩,“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死后把遗体捐出,也算是我为社会所作的一点贡献吧,希望能拿我的身体做研究,找到治疗的方法,帮助更多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张奇说,这是自己藏在心中多年的“小秘密”。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