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专家们畅所欲言
包主席发言
11月16日,常州市规划局邀请常州市人大、政协、建设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文史专家、市民规划师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规划建议意见,并向社会各界征集古运河沿岸的历史文化线索。会上,有专家提出复建一批古运河边已消失的古迹,比如水明楼、永庆寺、荆溪馆、琅琊庙、两江总督府,引入扯篷船、摇橹船,重现江南水乡景致。 据悉,京杭大运河常州段保护规划的研究范围是常州市老城区,北至关河路、南至劳动路、西至中吴大桥、东至朝阳桥,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是古运河(朝阳桥至中吴大桥段)约6.3公里长,两侧各50米至100米范围。 规划主要内容分为三块,包括研究篇、规划篇、实施篇。 其中的研究篇包括两部分,一是基础性研究,以京杭大运河申遗要求分析、沿线城市比较分析以及现状调研为主;二是专题性研究,包括文化、旅游、空间、功能等内容。规划篇则注重文化旅游策划,塑造文化底蕴深厚、功能特色多元、环境景观宜人、水清岸靓亲水的常州古运河。 我会主席包立本提出了一个不能拆,两个要恢复的建议。所谓一个不能拆,指的是东下塘不能拆,应该保护。东下塘与青果巷分别位于南市河(古京杭大运河)两岸,互为整体,早在1987年当时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就包括东下塘,近年来,由于荆溪人家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东下塘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因此保护东下塘刻不容缓。所谓两个要恢复,指的是明代七朝元老胡濙故居和清代著名书法家费念慈故居(费氏庭院)要复建,这两处名人故居均位于古京杭大运河西灜里段,都被公布为文保单位和控保单位。近年来,因为商业街区的开发被拆毁,因此,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申遗的重要时刻,将其复建意义深远。(文/闻玮玮)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