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曲高和亦众 满园春色浓

时间:2013-01-31 09:41来源:未知 作者:张琛
——2012我市文化工作回眸

 

      2012年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我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刷新了文化标高:《秋之白华》《留守小孩》《君子史良》《格桑花·茉莉花》……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从各个侧面彰显出常州文化曲高和亦众、满园春色浓的盛景。

  文艺精品抒写文化自信

  电影《秋之白华》、戏剧《留守小孩》、广播剧《君子史良》3部作品一举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并成为获“五个一工程奖”总数率先破10的地级市。

  市歌舞剧院原创大型舞剧《格桑花·茉莉花》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

  市委书记阎立欣喜地指出,这些成绩是我市文化战线多年耕耘、创新创业的一首赞歌、一曲交响,是文化常州建设和成果的全面汇报、全景展示,更是凝聚力量、振奋信心,开启常州文化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动员令”。

  文化事业激发文化自觉

  一年来,我市公共文化体系的快速发展,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有力支点,激发了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

  我市加快形成了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15分钟公共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日益完善。各类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单位免费接待观众近500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讲座超过500场,全年送戏300场,送电影下乡13000场。“幸福广场”周周演等5大文化惠民活动演出5000场,受众面达到100万人次。

  文化产业迸发文化活力

  2012年,我市文化产业插上了“科技+金融”的翅膀,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形成动漫创意等6大特色产业群;已有年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规模文化企业近300家,其中超亿元的文化企业近40家。

  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地级市唯一;创意产业基地建设等4个项目被纳入文化部与七大银行建立的“部行合作”机制重点项目,累计获得银行贷款授信超过15亿元。

  机制人才引领文化自强

  一年中,我市积极落实中央、省关于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精神和工作部署;完善考核奖励新机制,争取政府扶持资金由原来的800万元增加到1600万元;成立“文化艺术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文艺院团,整合市场资源,实施规范运作;落实艺术人才待遇,对国家一级演职员等给予政策倾斜。 

  我市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大手笔推动了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 张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