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记载常武地区晚清民国时期农村生活习俗的手抄本书籍日前在武进发现,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原书无书名,因记载每月具体的民俗事项,并细化到某一天,我市民俗研究专家韦中权将之定名为《武进十二月民事》。 这本书共30页,手抄于戊午岁(1918年),由12月生活作事、五言句、七言句、六言句、四季生活、一日之事等部分组成。其中,12月生活作事为每月的生活要点,从年初一到大年三十,每个特定的民俗节庆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如7月就有“转二通,耘搁稻,砟岸脚,漂稗,拔地头草,秋前看稻、秋后看草,还头届,收草把泥填猪窠”和“七月半,早稻田中秀一半,要买红菱花藕莲蓬百合小嫩姜,拣吃春谷,淘米,牵磨、筛粉,做暴新米团子,到田旮旯里斋田公田婆”等,有些民俗现在尚存,有些已经消失。 该书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余忠良收藏。他说,50多年前就已存在家里,多次搬家未丢失,实在是惊喜。 韦中权评价,此书为民国初年抄写,内容已经是白话文,书中的每件生活细节都蕴含着民俗,当时常州府撤销,武进、阳湖两县合二为一,应是当地的“大先生”家留存,后来被民众收藏。(张军 何嫄 文/摄)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