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来自常州的编导(从左往右):胡云龙、索亮、周凌波、祝玉峰、居杰、施晓峰。
青奥会的梦幻舞台上,一群70后、80后、90后、00后常州人梦圆奥运 青奥会开闭幕式,常州是除北京和南京以外“贡献”编导和演员人数最多的城市 昨晚的开幕式上,常州7位编导参与了追梦、圆梦、点火、主题歌《点亮未来》4个环节所有节目 闭幕式上,常州7位编导将参与所有节目编导工作,常州3支团队共200多人将表 一篇迟到的采访日记 4个月的封闭式排练, 每个人都脱了层皮 时间:7月21日 地点: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 温度:38℃ 当天,奥体中心体育场里有上百人在为青奥会开幕式的节目走过场。 下午4点,突然有人大喊:“快来帮忙,XX倒下了。”一位90后编导迅速跑过去,背起中暑的舞蹈演员奔向休息室。 一群人围着她手忙脚乱,送药递水、扇扇子、涂风油精、冰矿泉水瓶降温…… 5分钟后,她终于恢复清醒。背她的编导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垂着头一言不发。过了好半天,他才缓过神来:“哎,刚才吓到我了,跑得太猛,累瘫了。” 高温是最大的敌人,为了保护演职人员,排练从下午3点才开始,持续到晚上10点。期间的每次休息时间都很长。祝玉峰拿着藿香正气水,一边向大家发放,一边不停地说着:“防暑不要怕味道苦。” 然而排练不会被中暑事件打断,袁斌已经站在舞台上,开始当天轮滑表演的第一次过场。 他换好装备,穿上披风,下蹲站立,深呼吸,然后满场跑开,在几架钢琴间飞快穿梭。“其实练只要一会儿,但是走排练流程要提前待命,等待是最漫长和焦心的。” “这么说吧,这4个月的封闭式排练,现在每个人都脱了层皮。”祝玉峰说话的口气看似轻描淡写,其实他已经发了好几天的低烧,晚上吃点药倒头就睡,现在病还没好。 虽说生病,他看上去却精神得很,腰杆笔挺地站在奥体中心,两眼放光直盯着排练,一有什么状况,立马飞奔而去。“我必须保持精气神,你都无精打采,你手下的编导怎么能行呢?” 晚上9点,开幕式上的巨大天文望远镜道具启动了,一群14~18岁的南京孩子爬了上去。来自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俞佳一也在其中,她将在青奥会开幕式上领唱《茉莉花》。***妈在底下仰头观望着,脸上满是笑意。“我闺女胆很大,来排练每次都挺兴奋的,她快乐我就高兴。” 晚上10点,排练结束,演员们纷纷离开现场。居杰担心铺着地毯的舞台边缘不平,演员不小心会摔倒,就扯着嗓子喊:“注意脚下安全,把脚抬高点。”一遍遍,不厌其烦。 弥漫着汗味的空气,依然暖暖的,包裹着周身。好棒的一群常州人! (因为签了保密协议,这篇日记包括整组稿件,只能等到开幕式开始后才能公之于众。当然,还没有亮相的闭幕式的详情这里也只能点到为止,不能细展开了。) 青奥会开闭幕式常州团队: 7位编导+10人轮滑+200多位舞蹈演员 今年38岁的祝玉峰担任青奥会开闭幕式节目编导组组长,整个30多人的编导组里就有7位常州人,最小的一位才21周岁。 8月28日晚举行的青奥会闭幕式上,将有来自常州歌舞剧院和常州幼儿师范学校的200多位舞蹈演员率先亮相,表演第一个舞蹈节目啦啦操,她们的平均年龄还没到20岁。另外还有一支10人轮滑队,他们也是闭幕式上轮滑表演的唯一一支队伍。其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3岁,是这次青奥会开闭幕式常州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记者了解到,这支常州团队的表现,令整个青奥会导演组很满意。排练过程中,总导演陈维亚更是赞祝玉峰“太厉害了”。 “这次青奥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样,也依旧是以‘梦’为主题。但向世界展现的内容不同,我们要传达当今中国年轻人的那种自由、自信、健康、阳光的精神面貌。”昨晚青奥会开幕式结束后,祝玉峰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对于这群来自常州的年轻人而言,参加青奥会像是玩一场漫长又煎熬的通关游戏,每闯一关,战斗经验值都提升一级,开幕式这关已经打过,还有闭幕式的最终考验等着大家。“青奥会是个舞台,更是个历练的机会,经历过的人都懂,它成就了我们常州年轻人的热血青春和迅猛成长。”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