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怀师感恩’,懂得感恩,才会有爱,爱是宇宙间最基本的驱动力。”6月17日,在常州大学文彰楼报告厅,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常州大学城乡矿山研究院名誉院长谢克昌教授用简朴的语言,为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带来“最后一课”。 本次公开课,谢克昌教授以“分享前沿拓视野,自强不息成人才”为主题,围绕当前科技社会热点——中国能源产业和化学工程产业的改革展开,让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了解到世界各主要能源消费国未来能源需求量、能源结构、单位GDP能耗等具体数据,以及世界他国和中国能源消耗分布对比情况。 “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资源、能源制约时代,资源循环、能源梯级和节约利用的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依托先进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谢克昌告诫学子们,机电一体化以“智能化制造”为核心,探求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创新革命,通过“三步走”部署计划,顺应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潮流,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飞跃。 现场,谢克昌向300余位师生展示了自己1968年拍摄的毕业照,并讲述了自己多年的求学经历和亲身实践,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迎接挑战,融入社会,回报社会,实现理想。 据了解,华罗庚学院是常州大学的教育改革“特区”,2016届毕业生是该学院首届毕业生。46名毕业生中,28人考取研究生,10人收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录用通知书。这四年来,该学院学子秉承“精勤不倦,自强不息,立志事业,献身祖国”的院训,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拔得头筹。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