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将至,春节长假也将来到,这个假期,你打算怎么度过呢?出门游山玩水、走亲访友,还是在家放松身心、陪陪家人?为此搜集整理春节期间常州部分文博场所的展览活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快乐过大年的同时也不忘感受一下文化的魅力。 常州博物馆 百年海派—— 嘉兴博物馆藏海派书画精品展 展览时间:1月13日—3月1日 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或“沪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成为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经济文化的繁荣使得各地的画家纷纷聚集于此,以任熊、任颐、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诸家以娴熟的绘画技法、明丽的色彩和通俗易懂的题材,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本次展览共展出嘉兴博物馆馆藏海派书画50余件套,几乎囊括了海派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作品,例如“沪上三熊”之一的张熊,“海派四杰”中的蒲华、任颐、吴昌硕等。 一刀一纸一世界—— 杨兆群金坛刻纸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1月13日开幕 金坛刻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隋唐,是汉民族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金坛刻纸植根于当地民间艺术,是老百姓表现自己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样式,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匠人们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即可创作出惟妙惟肖的作品。 展览共展出杨兆群先生的刻纸佳作20余件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妙趣横生。杨兆群先生作为金坛刻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刻纸刀法娴熟细腻,线条内柔外刚,其作品扎根传统,同时注重将民间技艺与当代生活相结合。 生活·情趣·愿景—— 晚清民国瓷特展 展览时间:1月20日—3月19日 晚清民国瓷在寻常百姓家,从实用到陈设,品类丰富,造型多样,既可随性恣意,也有浓艳繁复,与多彩的世俗生活相映成彰,极具传统民俗文化色彩,显得生趣盎然。程式化的装饰图案、花鸟意象与主题故事,蕴含着关于生活与生命的质朴祈盼。 此次展览选取常州横山博物馆与常州博物馆所藏晚清民国瓷120余件。这些平日容易被人轻视的日用瓷器,远离庙堂,但贴近生活,所能带给我们的除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或许还有些许并不遥远的时代记忆。 金鸡报晓—— 丁酉新春鸡文物图片联展 展览时间:1月21日—3月26日 2017年为生肖鸡年。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也和象征中国元素的“凤凰”、“神鸟”、朱雀传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次展览拟以与鸡相关的文物图片为素材,通过天鸡破晓(鸡的起源和属性)、鸡鸣五德(鸡的文化)、雄鸡百变(鸡的艺术)、神鸡吉祥(鸡的民俗和信仰)等四个单元,从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视角讲述鸡的故事,让观众在农历鸡年新春之际,了解生肖文化及相关民俗,感知年俗蕴含的精神文化。 刘海粟美术馆 刘海粟美术馆馆藏书画精品展 展览时间:1月25日—2月10日 共展出刘海粟美术馆馆藏作品50余件,均为国画精品。 常州画院 第九届“新常州画派”作品展 展览时间:1月22日—2月13日 展览展出常州画院专兼职画师们的精品力作。 西太湖美术馆 国韵华彩—— 李庆诸葛丽娜欧美回国汇报展 展览时间:1月18日—2月8日 共展出刘海粟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李庆,著名女书法家诸葛丽娜的书画作品近百件。这也是他们继在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举办个展之后,首次在国内举办的汇报展。 武进博物馆 巧夺天工 灿若云霞——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特别展 展览时间:1月28日—3月31日 中国四大名锦,成都的蜀锦以产地命名,苏州的宋锦以朝代命名,广西的壮锦以民族命名,惟有南京的云锦,以其锦面灿若云霞而得名。 云锦以金丝、银线、孔雀羽绒为用料,两名织工一天只能织成5—6厘米,这样的云锦,可谓“寸锦寸金”。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南京云锦博物馆藏云锦精品,将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视觉盛宴。 草 篆—— 朱友舟书法展 展览时间:1月20日—2月12日 朱友舟,1973年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中国书协会员。曾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毛笔、笔工及书法创作》,并参与文化部课题《中国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展览共展出朱友舟书法作品50余件。 运河五号美术馆 世界的末端—— 走进最原始的非洲部落 居大宁非洲人物风情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1月28日—2月6日 作为常州中外城市友好访问团成员,居大宁先生曾去2012年随团前往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进行了十几天的友好访问,行程中深入当地风土人情,抓拍非洲人的原始生活状态, 展示非洲人真实的生活写照。本次展览共展出其摄影作品80多件。 前后北岸 海棠依旧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 展览时间:1月28日—2月11日 海棠依旧——前后北岸文化街区主题摄影大赛历时2个多月,共收到符合要求的稿件200多幅。春节期间,部分作品将在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展出,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欣赏到多姿多彩的前后北岸。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