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国学大讲堂之第三讲之《红楼梦》就该这么读

时间:2017-09-22 10:11来源:市文广新局 作者:DY
9月19日下午2点,在民元里壹号济美堂国学大讲堂第三讲开讲,主讲老师刘旭光带着各位国学爱好者一起来重新认识《红楼梦》。

 

 

     9月19日下午2点,在民元里壹号济美堂国学大讲堂第三讲开讲,主讲老师刘旭光带着各位国学爱好者一起来重新认识《红楼梦》。
     刘旭光教授向大家介绍: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至少在乾隆18年(1753年)就开始了其历史。按曹雪芹书中所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说法再往上推到乾隆8年或9年即1743年或1744年,红学已有233或234年历史了。红学家们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将红学分为新红学和旧红学,“五四”以后的称为“新红学”,“五四”以前的称为“旧红学”。对于红楼梦的美学分析,往往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艺术上,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学的最高代表,是中国古典小学的最高峰。我们很容易去分析红楼梦在语言、在叙述能力与叙事结构上的完善,在形象塑造与情感传达上的完善,对现实的深刻的洞察与人性的深入的观察与反思。文学落实在对情感的抚慰上,真正的文学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给人以精神、灵魂的指引。在这一点上,红楼梦应当说给予他的主人公以感人至深的爱与同情,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对纯洁的爱情的向往,对人生的无奈,对际遇的悲悯,对所有人的悲剧性的结局,有一种慈悲与关怀,既是一种自我关怀,也是对人生的关怀,令人感慨颇多。文学落实在对情感的抚慰上,真正的文学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给人以精神、灵魂的指引。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刘旭光教授将《红楼梦》按照不同标准进行点评,以此向大家解释《红楼梦》备受推崇的原因。作为一个合格的读者,我们真正的面对一部经典的态度,除了欣赏与授受之外,还需要反思 、追问、怀疑,保持一种自由的态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