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宗教遗存》荣获2017年度学会优秀成果奖
时间:2018-01-27 10:22来源:常州社科联 作者:思耘
日前,从常州市社科联传来喜讯,由常州市文博鉴赏学会和常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联合编写的《常州宗教遗存》一书,荣获社科联系统2017年度学会优秀成果奖,该奖项共有6本图书入选。
日前,从常州市社科联传来喜讯,由常州市文博鉴赏学会和常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联合编写的《常州宗教遗存》一书,荣获社科联系统2017年度学会优秀成果奖,该奖项共有6本图书入选。
《常州宗教遗存》由文史专家陆志刚、包立本、徐伯元编写;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顾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州籍全国文博专家谢辰生题写书名;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编审、常州籍全国文史专家钱听涛作序。全书28万余字,分为:佛教篇、道教篇、伊斯兰教篇、天主教篇、基督教篇5章,共收录宗教建筑140座。与《常州名人故居》、《常州文物古迹》、《常州文物古迹》(续编)、《常州历史建筑》、《常州青果古巷》为姊妹篇。
有着6000余年文明史、2500余年文字记载史的常州,是吴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被誉为三吴重镇、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文物众多,尤其宗教类历史文化遗存别有内涵——汉代,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茅山)修道行善;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南朝,“菩萨皇帝”梁武帝推崇佛法,在家乡武进舍宅为寺;南朝,“山中宰相” 陶弘景到茅山华阳洞居住,建郁冈玄洲斋室;北宋,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在红梅阁著经;清代,乾隆皇帝南巡天宁寺时御书颁赐“龙城象教” 匾额和“合相证三摩光融西竺,众香超万有界现南兰” 楹联……这些与宗教有关的文物古迹至今仍有遗迹可寻。为了让大家了解宗教文化,更好地保护宗教遗存,传承龙城人文历史,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添砖加瓦,众多文史专家合作编写了这本《常州宗教遗存》。(文/思耘)
(责任编辑:DY)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