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常州园林之经典:近园,恢复开放

时间:2020-04-28 10:10来源:市文广旅局 作者:徐昕 朱芸芸等
近年来,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常州市民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持续一年多的修缮保护,近园历史风貌得以恢复,并于昨天重新对外开园。

     近园是常州历史文化的瑰宝,近园的修缮保护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常州市民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持续一年多的修缮保护,近园历史风貌得以恢复,并于昨天重新对外开园。开园时间: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16∶00以后停止入园,周一闭园。

     近园位于常州城内化龙巷东、十子街南,是常州地区现存建造最早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是具有明末清初古典园林风格的珍贵实例,也是常州目前唯一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古典园林。

     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园内中央开凿有大面积的池塘,池中以黄石堆砌假山,池塘四周,环以高低错落、各具特色的亭、台、楼、榭,形成了“中有大池、池中一岛、池周建筑”的格局,并集格局艺术、叠石艺术、石桥艺术、山水艺术于一体。

     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现代中国园林之父”的陈从周评价近园:“映水一山,崖道、洞壑、蹬台,楚楚有致。”

     近园,近乎似园;约园,约乎成园;意园,意之如园;未园,尚未成园。以近园为代表的常州园林,在命名上充分体现了自春秋季子以来常州人秉持的谦逊内敛的城市性格。近园建成后,成为清代常州以及江南地区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近园一度作为工、青、妇等机关办公场所,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成为常州宾馆内园,接待了多个外国使团、国家重要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

     由于年久失修,近园内多处建筑出现屋面渗漏、木结构槽朽严重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近园的修缮刻不容缓。为此,2014年起,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先后组织开展近园勘察测绘、修缮设计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于2018年8月正式启动修缮工程,历时一年有余。本次修缮,有关部门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近园进行整体修缮及景观提升,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全面恢复近园历史风貌。

     除保养、修建工作外,管理方对近园的历史内容进行深入梳理和挖掘,结合内容与园林室内空间载体,设计出进园、近园、境园、敬园的四“近”展览故事线,通过序列性的展陈设计,展示近园的历史风貌、园林造诣、艺术价值、雅集故事以及相关历史人物、近园诗画作品等内容。

     一座园林见证几代主人的起落兴衰

     近园又名静园、恽家花园,是江南地区最具明末清初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此园原系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陕西布政使恽厥初的宅园,称“东园”。明清鼎革后,恽氏子孙誓不入朝做官,以致门庭日渐衰弱。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为谋生计,恽家迫不得已将东园典给告老还乡的江西提学杨兆鲁,后者营建此园历时五年,“近乎似园,故名近园”。

     咸丰年间,园归常州丁氏所有,同治年间归刘翊宸所有。直到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恽氏后裔恽彦琦以60000银圆从刘家购得,稍经修缮,改名复园,意谓“失而复得”。

     光绪末,恽彦琦嗣子恽毓嘉自福建延平知府卸任归里,隐于此园,改复园为静园,以取“归隐林泉以自静”意。

     新中国建立以后,静园收归国有,一度作为工、青、妇机关办公场所。上世纪70年代,此地设为常州宾馆内园,成为重要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下榻之处。

     1982年3月,近园由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近园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雅集,一度成为画坛佳话

     近园建成后,杨兆鲁便邀王石谷、恽南田、笪重光等在园中雅聚,作诗题画。杨兆鲁自撰《近园记》,王石谷作《近园图》,笪重光题跋,清初书画巨子相聚毗陵四十余日,一度成为画坛佳话。

     《恽南田年谱》记载:康熙十一年壬子(公元1672年),秋日,笪重光与王翚(王石谷)下榻毗陵之近园,连床夜话四十余日,与寿平(恽南田)朝夕讨论书画。时王翚为寿平画山水二卷,即仿曹知白《山水》卷、仿曹知白《西林禅室图》卷,笪重光为二图题记。王翚又为笪重光临黄公望《富春山图》卷,并绘《云溪高逸》《水竹幽居》《迂翁逸趣》《秋浦渔庄》诸图,寿平为其题识。秋,与王翚在杨式水亭(近园)同观米芾《云山大帧》。

     近园十大胜景

     1.秋水亭:亭与西廊相连,背靠精美漏窗花墙,临鉴湖之上,取《庄子·秋水》之意。

     2.西野草堂:古人归隐之所取名草堂,坐北朝南,硬山顶,阔五间,前展月台,临池直立。

     3.容膝居:位于鉴湖东侧,临水外形似虚舟,小巧精致,“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4.天香阁:天香阁畔桂影斑驳,故曰“天香”,可观园内一花一木,相映成趣。

     5.得月轩:临池而筑,绿水沦涟,“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三梧亭:亭静静掩映于岛山之南背山麓,伫立假山之上,当年植有梧桐三株,故名。

     7.鉴湖:台前大池,名“鉴湖一曲”。在池中部耸立黄石假山一座,一泓池水则有了大小、方长、聚散的变化,呈现出深潭、溪流的气氛及迂回曲折的情趣。

     8.垂纶洞:“垂纶”指垂钓,常以此借指隐居或退隐。洞口仅容一人低身进入,洞内石壁可漏外景,可作静心小憩。

     9.碑廊:廊墙内嵌有名人书条石三十余块,园主人杨兆鲁所写《近园记》与笪重光所写题记跋残碑也在其中。

     10.石桥:园内共有三座石桥,鉴湖东南位置有一大一小两座并列石拱桥,错落有致,鉴湖西侧有座三孔石梁桥,精巧别致。

     常州代表性园林名录

     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常州的园林也继承了江南园林独具匠心、移步换景的特点。常州历史上,名园众多,尤其是明清两代曾盛极一时,后历经城市变迁多有损毁,现存的仍有近园、未园、意园等多处私家园林。

     据介绍,常州历史上知名的园林有:南北朝时期的太平寺林园,隋代的毗陵宫,唐宋时期的东山园、陈襄花园、孙觌山庄、郡圃、九柏山房,元代的梅林精舍,明清时期的近园、意园、约园、水竹居、归乐园、石园、洛原草堂、止园、青山庄、蒹葭庄、罗浮园、东第园、半园、菱溪草堂、亦园、更生斋西圃、韵园、寄园、贻园,民国时期的未园、聊园、暂园、求实园。 文/徐昕 朱芸芸 吕洪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