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2020“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常州站)在常州武进花博园鸣枪开跑。5000名选手齐聚常州西太湖畔,共享微风与蓝天,在碧波微漾边同台竞技。本次赛事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体育局、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进区人民政府、常州市体育局、江苏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江苏常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由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技术认证。中国田径协会副秘书长、社会活动部主任水涛,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正春等领导出席开跑仪式并鸣枪。 本届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只设置半程项目,所以精英荟萃,也为大家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视觉盛筵。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男女组半程冠军,均为常州籍,程乾育以1小时07分35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刘壮以1小时16分56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在起跑仪式现场,还进行了庄严的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的授旗仪式,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把旗帜交到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正春的手中。 自2014年诞生至今,载誉7年的常州西太湖半马已然成为了常州市新的城市名片。随着赛事水平的不断提高,常马不仅提升了常州的城市品位与国际影响力,承载了城市文化传播的重任,还凭借强大的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功能,极大地带动了常州市各产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常州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的体育赛事、场馆运营和旅游业都处于停摆状态,饱经磨难。疫情常态化期间,常州西太湖马拉松组委会适时推出了线上马拉松、跑游常州等活动,将跑步与常州的旅游景点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取得了不俗的反响,为马拉松赛事的重启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次常马的顺利举办,为常州的诸多家酒店拉动了入住率和房价。赛事组委会与赛事起终点附近的多家酒店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为参赛选手服务,提前早餐时间,延后退房时间,并在赛事当天为选手提供了免费的往返接驳车,该项合作的服务获得了众多跑者的好评。今年的常州西太湖半马迎来了5000名参赛者,不仅是协议酒店,全市诸多酒店都因为赛事而得以受益。此外,文旅产业相关的旅游业、餐饮业、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也都盼得了一波爆发,异地参赛选手为了准备常州马拉松,需要订酒店、车票,平均会在常州停留三到四天,比赛期间的景区游客访问量也相应出现了涨幅,从而带动旅游消费市场。以恐龙园、春秋淹城乐园为首的常州著名景点在赛事的那个周末也迎来了比平时更多的客流量。 作为完整的跑步产业链的一环,一场马拉松赛事的成功运行,离不开上下游各个行业的支持。从常州本土企业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冠名赞助到赛事现场的搭建商和物料制作方,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从体育营销到体育装备全方位地吸引着国内与本土民营资本的参与,保险业、制造业、运输业、零售业、医疗业、移动APP等业态无不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体育赛事的逐步恢复,马拉松市场在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今年9月,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体育产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体育健身产业列为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大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均强调了体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体育和其它经济发展业态能够快速融合并带动经济发展。体育产业有多项政策的强力助推,马拉松辐射带动的行业也会越来越多,发展的空间不可限量。赛事作为体育产业中的“引爆点”,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体育与其他行业的结合和发展,是其毋庸置疑的社会责任。 展示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环境改善、推进城市品牌营销、带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这是七岁的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为这座城市带来的贡献。未来,常马的组委会还会不断拓展城市对马拉松文化、对“体育+”效能的正确理解,积极打造出更具规范性、标准化和人性化的赛事,履行赛事的社会责任,助力全市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