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宋名臣、江南著名理学大家、常州先贤邹浩诞辰960周年。为纪念邹浩,昨天下午,一场“道乡论坛”在我市民元里1号市级文保单位邹浩祠举行,30多位文史专家、高校学者、地方志研究专家济济一堂,回顾邹浩生平,探讨与邹浩相关的常州文化现象。此次活动由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常州大学乡贤文化研究所、常州邹氏宗亲联谊会主办,旨在弘扬常州名人文化,挖掘老城厢文化内涵。
邹浩字志完,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进士,授扬州颍昌府教授,累官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曾著《道乡集》四十卷。邹浩与杨时、唐顺之、薛应旂、庄存与、赵翼、张惠言等一批名士大家,奠定了常州儒风蔚然、名士之邦的历史地位。 市文保中心聘用研究员、文史专家陈伟堂告诉记者,邹浩是北宋名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为官一身正气,《宋史》中《邹浩传》有1600余字,对他评价甚高。“我们纪念邹浩,不仅因为邹浩有伟大的人格,还因为他的缘故,引来了一位对常州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杨时(龟山)先生。”陈伟堂介绍,杨时是邹浩知己,他来到常州讲学,为常州带来了文化繁荣。到了元朝,杨时在常州讲学的“城西书屋”被改名为“龟山书院”,明朝又改成了“道南书院”。 记者了解到,历史悠久的常州十子街也与邹浩家族相关。北宋初年,邹浩的曾祖父邹元庆由浙江钱塘(杭州)徙居常州,生有十个儿子,邹浩的祖父邹霖是第十个儿子,因进士邹霖的宅第原坐落于此,故称十子街。(文/刘懿)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