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连续16年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的横林中心小学翻开了发展新篇章,该校正式更名为常州经开区冯仲云小学。横林中心小学是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的母校,自2005年起,学校依托这一人文资源,从培育师资队伍、打造红色环境、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系列活动入手,开启了“红色教育”之旅,逐步形成了“以红色塑造民族之魂”的教育路径。
步入横林中心小学校园内,“仲云大道”“仲云楼”“齐云楼”“追云楼”“仲云长廊”“仲云图书馆”“仲云广场”不断映入眼帘,这些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英雄就在身边。学校主干道“仲云大道”两侧建有党建宣传橱窗,主题为“红色文化,薪火相传”,其中展示着学校党支部以及师生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红色活动的掠影。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对教师的“红色教育”,让他们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同时,全员参与实地调研,搜集相关资料,挖掘冯仲云生平事迹、革命故事等红色资源,在“红色教育”中不断提升自己。学校设有“白鹭百家讲坛”,成立了“仲云故里”小小解说队,编写了“学英雄,学做人,仲云故里我长大”校歌,开展了仲云杯故事比赛和建设冯仲云英雄中队角等系列活动。 据悉,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节日,都被学校作为特殊的红色教育日,开展各种冯仲云纪念活动。平日,学校在晨会课、道法课堂上开展专题“红色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在体育课上开展“红军过草地”“担架救伤员”游戏,都使“红色教育”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学校开发的“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是践行“红色教育”的主要载体。校本课程分成5个篇章:红色知识、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诗词、红色活动。红色知识篇主要介绍党史、党旗、国旗、国歌等知识;红色故事篇主要为学生呈现一位位革命英雄的故事;红色歌曲篇主要汇集了一首首歌唱党和祖国、人民军队的歌曲;红色诗词篇主要搜集了歌颂党和国家的诗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作的诗词以及赞美人民军队的诗词;红色活动篇主要让学生参加红领巾寻访抗战足迹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5个篇章,“红色教育”校本课程实现了“红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本月下旬,投资3000多万元的冯仲云教育基地也即将完工,届时,学校又多了一个扬“仲云精神”、铸“红色之魂”的重要教育阵地,从而进一步培厚红色文化的土壤。 文/顾海明 王兴法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