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常州市文博鉴赏学会、吴地文化艺术研究院、积善堂主办的“沪常两地宣卷研究会暨表演会”在常州叶园举行。 宣卷是起源于常州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从唱春、滩簧到常锡剧、上海说唱等曲艺形式都与宣卷有关联,但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研发,致使宣卷日渐萎缩,目前仅在老一辈中还有些流传。新时代如何发扬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来关注,民间公益人士、非遗文化推广者吴林雄发起组织上海和常州两地的专家和表演团队举办本次活动,由于受防控疫情影响,仅邀请了这方面的精英参加,有常州宝卷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包立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余忠良、上海三民(民间民俗民族)馆主任翁伟达、作为私人好友身份到会指导的华夏非遗文化保护中心文创发展中心主任王建,还有来自大学院校研究宣卷的刘云憬教授等。 研讨会上大家适当回望历史广观现状后,更是着眼未来,就可不可以形式上分传统保留,如木鱼宣卷,衍生新曲,如加二胡、笛等丝弦,融合江南各地形式,合力形成大江南宣卷。 研讨会圆满结束后,西太湖宣卷团为大家表演了“香赞拜观音卷”,木鱼声声,唱赞美美,江南夏语,清净安心。文/吴林雄 孙瑞和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