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金坛茅山脚下发现保存完好的“磬裁第五桥”

时间:2022-01-22 11:23来源:未知 作者:赵鹤茂
“你看,这座古桥已近百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西合璧形式的桥梁。”1月21日,金坛区茅山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群介绍,这是他们上一周在进行民俗田野调查时发现的。
     “你看,这座古桥已近百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西合璧形式的桥梁。”1月21日,金坛区茅山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群介绍,这是他们上一周在进行民俗田野调查时发现的。古桥位于金坛茅山脚下的薛埠镇西旸村委会后阳庄自然村东,当地人俗称“后阳桥”,至今仍保存完好。
     记者随王群再访时看到,该桥一面刻有“磬裁第五桥”,一面刻有“古名宏济桥”,并刻有建成时间“癸亥年春”(1923年)等。
在茅山旅游度假区工作的王群是有心人,他通过走访和搜集资料得知,该桥是旧时上茅山朝拜进香的重要通道之一,且为当地民俗“上茅山回九里”的必经之路,桥两端曾均有条石铺路。该桥自建成后一直承担交通运输功能,直至2019年桥东侧的265省道通车后,桥才处于闲置状态。
     查资料显示,此桥为清末民初上海滩有名的“宁波帮”人物陈磬裁捐建。陈磬裁(1874—1958),又名陈宏福、陈德富,宁波鄞州姜山人,年轻时去上海学做生意,后靠做水泥生意和从事建筑业发家,人称“水泥大王”。他致富不忘造福百姓,出资捐建“十桥十亭”。因是做水泥生意起家,他对水泥情有独钟,所造桥亭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前年,宁波媒体曾刊文《“十桥十亭”,如今安在?》,对已发现的“十桥十亭”部分桥亭进行描述,为“宁波帮”先贤修建的百年桥亭现状担忧。
     陈磬裁与茅山颇有渊源。道教名山茅山现分属常州金坛和镇江句容两地,已知的“磬裁第二亭”位于镇江句容茅山区域(抱朴峰山偏东,盘山公路右侧),《鄞州史志》中《善人陈磬裁》一文中已有该亭记载。由金坛茅山乾元观整理出版的《茅山乾元观传说》一书,也收录“陈磬裁捐建拜殿”故事,乾元观还留存陈磬裁法名“常宝子”的石刻,嵌在该观山门右墙。
     如今,陈磬裁“十桥十亭”中的又一座桥被发现。有意思的是,陈磬裁的“十桥十亭”中,至少有一桥一亭远建在江苏茅山,他的义行善举惠泽苏浙两地百姓。
     王群介绍,金坛区茅山民俗文化研究会着眼茅山地区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发掘和整理,他们已经将此桥相关情况向金坛文物部门作了汇报。(文/赵鹤茂)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