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把家乡介绍给世人—记齐梁文化研究者郭重威

时间:2022-03-03 13:59来源:未知 作者:河 庄
20余年来,他挤身于书店、网吧,奔走于全国各地,默默地为研究齐梁文化、开发齐梁故里而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这就是武进区政协退休干部、齐梁文化研究者郭重威。
     有这么一位老人,80多岁了,但不服老。20余年来,挤身于书店、网吧,奔走于全国各地,默默地为研究齐梁文化、开发齐梁故里而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这就是武进区政协退休干部、齐梁文化研究者郭重威。
     郭重威做过教师,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写过小说,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又是侨台战线上的老兵,获得了一大堆奖状和证书。面对已获得的多个荣誉,退休时他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忧心重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把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介绍给世人”。于是,他退休后,奔这条路走来了,且是一路艰辛地走过来了,一走就是20余年。
     郭重威是孟河人,孟河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的古镇。他早已在那浩瀚的史料中,一下子看准了文化上的一块瑰宝,一块可称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齐梁文化,准备扎下去好好研究。
齐梁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虽然仅有78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却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辉煌时期。那个时代的文化人思考了许多问题,探讨了应走的道路,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便产生了一种有创新意义的文化,这种文化史称“齐梁文化”。
     由于历史的久远,战争的频繁,这种文化并没有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没有能展现出它应有的辉煌,更没有能起它应起的作用。这一点一直使这个倔老人“耿耿于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当文化有了应有的地位后,他自然要为此而搏一搏了。
     文化是实打实的,当他决心做这件事的时候,首先做的是搜集资料、广泛调查,先做文字工作。他认为这是一个基础,可是这个“基础”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是够坚苦的了,但他十年如一日地走过来了:28次跑了沪宁线上的书店,23次进过12所大学的图书馆,购买了124本各种书籍,从各大网站搜集了5000余份资料,在这种艰辛的努力下,他的首本专著《齐梁文化与齐梁故里》终于如愿写成。
     他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成功了。这时他的行为已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孟河镇政府成立了一个齐梁历史文化研究会,拨出了专项资金,辟了办公室,这样就使他的工作开展得更顺畅了。不久,他的专著就正式出版了,并开始不定期地编辑出版《齐梁文化》内刊(共38期)和各种小册子,使得齐梁文化的宣传工作经常化。
     这个老人并不是书呆子,不仅不是个只知道写文章的人,他还是个社会活动家。他深知文化仅是一种上层建筑,文化必须要有一个载体,还要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这种文化才能展示、才能持久、才能有根有源、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齐梁文化的载体、展现平台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很容易找到的,那就是修复后的齐梁故里。所以,他早早地就把奋斗目标定好了,这个目标不仅是弘扬齐梁文化,还要修复齐梁故里。
该怎样来做这两件事呢?这时虽已有了政府的支持,虽已有了一班人,但是他还总感觉缺点什么,他知道,缺的是同盟军,他便开始找同盟军。这个同盟军就是位于世界各地的萧氏家族,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齐梁故里是一个已逝去了1400多年的历史遗存,要想修复它,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必须要有一笔庞大的资金,这笔资金靠谁呢?来源于何处呢?只能是以创建齐梁两个朝代的萧氏家族,因为齐梁故里是他们的祖籍地,是他们与他们祖先的辉煌,他们自然是要修复,也是自然会热心的。因此他又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与萧氏家族的沟通与联络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两年的努力,他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萧氏家族建立了联系,和世界各地的63个萧氏宗亲会进行了接触,自费走访了境内18个大城市的萧氏家族,掌握了境内12万萧氏企业家的名册,还和世界各地千余位萧氏宗亲经常进行电话联系,向近年来去世的82位萧氏长者发出了唁电(包括萧克将军)。他的这些努力,获得了萧氏家族的肯定,他们称他是“萧家的儿子”,是一个“真诚的人”,他们给了他最大的尊敬和荣誉,他们请他去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使他真的成了萧氏家族的一员。这种地位和待遇使齐梁故里的开发有了一个坚强的后盾。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两年已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批次、120人次的萧氏家族来故里访问、祭祖,已正式开始了修复齐梁故里的洽谈,有一个工程已开了工。
      工作做到了这个地步,老人应该感到欣慰了吧,但他反而感到责任更重了。他认为,问题既已开了个头,步子既已跨出去,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修复齐梁故里不是独立的一件事,孟河的历史文化也不仅是一个齐梁文化和齐梁故里,孟河还出了一个孟河医派,形成了有特色的孟河医派文化,需努力挖掘、整理和弘扬,还要在全面地保存孟河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修复孟河历史文化古城。若再从繁荣经济的角度考虑,还必须利用孟河的历史文化遗存来创建孟河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因而他又把这个更艰巨的任务提了出来,又开始进入新的一轮思考。
      但这次,他似乎有一点信心不足,因为他感到这已经是一个系统性的政府工程,不是他个人的努力所能达到效果的。他认为,要做好这件事,政府必须要做好规划,政府必须要定模式,有了规划,有了模式,才能开始行动,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促政府做这两件事。于是他又开始努力,自费跑了许多旅游景点,两次去武夷山风景区请教专家学者,在集思广益多方求证的基础上,撰写了一份《修复孟河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孟河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议文稿,写出了《创建医养游融合发展的孟河医派大健康产业园》的项目策划书。他带着复杂的心情,通过各种渠道把这份建议呈给了镇、区、市的各级有关单位,然后他专心致志等待答复,他说:“既已上路了,这条路总是会走下去的,若我走不到头,自然会有后来人的。”
     这就是郭重威。因为这个老人的心中装着家乡、装着未来、装着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因为这是个认定了一个死理、18头老黄牛都拉不回头的人。文/河 庄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