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存如何变废为宝?老厂房如何改造利用?天宁競园设计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延陵中路268号,这个老常州人熟悉的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创办的“大成二厂”旧址,这里曾研制出常州地区第一块斜纹布、第一块灯芯绒。解放后更名的“东印厂”继续一路高歌,成为常州、江苏乃至全国纺织行业的排头兵。但进入新世纪后,这里没有了染机的轰鸣声,没有了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一度陷入荒废阶段。 经过多轮考察、调研、学习外地老厂房改造利用实践经验,老厂房注入了新动能,工业遗存赋予了新生机。2020年,这里被重新命名为“天宁競园设计谷”,修缮更新改造随之启动。 设计谷占地47亩,共有独立办公楼等建筑十余栋,近20000平方米。规划当初就把它超前定位为常州中心城市最符合设计工作者的校园创新创业街区,改造过程中极大程度保留了百年老厂留下的工业痕迹和文脉,修缮恢复了刘国钧先生创办的“敬业厅”和当时全市唯一的工厂花园“競园”,并将清新空气、自然阳光引入老厂房、老办公楼,为现代青年设计师工作者创造亲切、舒适,类似大学校园的空间体验。 今年,“设计谷”还将改造近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可以满足设计师路演、创新产品发布、展览等复合需求,还将与政府合作改造150套设计师人才公寓,极大方便青年设计师生活、工作。 江苏锐云设计营造公司是最早入驻设计谷的“小巨人”设计机构,一位设计师表示,大成厂变身“设计谷”,这样的历史“对话”颇有新意,让百年老厂、百年工业与新青年、新业态、新设计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正是他们选择“设计谷”创业的理由。 目前,设计谷已集聚了近80家优秀双创设计企业,走在设计谷,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感受到青春的气息,创新创业的温度。设计谷负责人宁小东表示:将传承刘国钧先生实业报国的爱国精神,保护好“競园”这一常州工业文化的重要遗存,实现传统空间向现代产业的迭代升级。(文/董逸 周琳燕 吴菁)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