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常州39项非遗入围第五批江苏省非遗项目公示名单

时间:2023-08-21 14:18来源:市文广旅局 作者:常 文
常州39项非遗入围第五批江苏省非遗项目公示名单

8月14日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

第五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拟推荐项目名单

其中

常州39项入围

 

让我们走近本次入选的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受悠久文明和传统艺术的魅力

 

上宅里将军马灯

上宅里将军马灯是流传于溧阳市上兴镇祠堂村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用竹子仿马的前部扎型,跨挂于演员的胸部,配以服装、道具,使之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当地人以跳马灯的形式来进行祭祀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天目湖砂锅鱼头制作技艺

采用砂锅作为炊具,以天目湖盛产的八斤左右的野生大灰鲢为原料,再辅以30多道工序的独家烹饪方法,烹制出的天目湖砂锅鱼头,“鲜而不腥,肥而不腻”,备受食者称赞。

 

茅山号子

茅山号子最早起源于秦朝,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顺气省力、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茅山号子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而独特的民歌风俗。

 

茅麓旗枪茶炒制技艺

茅麓旗枪茶属扁平形绿茶系列,源于民国时期的金坛茅麓公司。

茅麓旗枪茶以春茶鲜叶为主要原料,采用当地春采的一茅一叶,经过鲜叶摊放、杀青、理条做形,以及辉锅磨光、干燥精制等多道工序制成。特级旗枪茶冲泡后香气浓郁,叶形似“旗”,芽状如“枪”,一旗一枪林立杯底,故称之为“旗枪”。

 

常州糕团堆花

常州糕团堆花是流传于常州武进、新北等地区的一种民间技艺,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该技艺主要是用糯米粉制成糕团,用面粉制成各种人物、动物和景物,堆装在糕团上。过去,当地老百姓每逢上梁、搬家或祝寿、庆典,都用堆花糕团作为庆贺的礼物。

 

常州豆炙饼制作技艺

常州豆炙饼又名豆斋饼,以其香酥可口、老少皆宜的独特风味深受民众的喜爱。

常州豆炙饼的手工制作,要选取优质的白豇豆或蚕豆、绿豆等优质豆类,经过选料、淘洗、浸泡、碾磨、成浆、煎炙等多道工序。豆炙饼的吃法多样,可清炖、油炸、炖汤等。其口味也会因烹饪方法的不同而各有变化,其中,放在豆腐汤里是常州人最经典的吃法。

 

焦溪糍团制作技艺

焦溪糍团,主料有优质地产糯米,馅料分甜、咸两种,辅料有糖、黄豆粉、熟芝麻等。

焦溪糍团与其他地区糍粑、糯米制品的最大不同是,糯米虽然被揉成了团子皮,但上面的米粒仍旧完整,粒粒晶莹,清晰可见。即使是有馅心的糍团,外形也坚挺不软塌。焦溪粒团体现了江南水乡民间小食外表朴素、真材实料、制作讲究等特点。

 

常州网油卷制作技艺

网油卷,又叫网膏卷,是用猪网油包裹豆沙后在油锅里炸,形成类似麻团的一种甜点。其壳脆而薄,脂香扑鼻;其馅绵且沙,甜而不腻,独具常州地方风味特色。

用网油包裹豆沙制作甜点的想法,相传是大文豪苏东坡在食米团时的奇思偶得:“若内藏以豆泥,外裹以‘雪衣’,如糕团之炮制,改蒸煮之方为炸熘之法,岂非佳肴乎?”于是,他下厨尝试。后经常州历代厨师反复揣摩,才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常州名点“网油卷”。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