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常州9个地名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时间:2023-10-11 15:20来源:市民政局 作者:常州青年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对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进行公示,常州9个地名入选,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

近日

江苏省民政厅对

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进行公示

常州9个地名入选

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

一、路、街、巷(里、弄、坊)地名

(常州市4个)

天宁区:青果巷

钟楼区:青云坊

新北区:孟河老街

溧阳市:平陵路

二、古桥梁地名

(常州市5个)

天宁区:乌衣桥、新坊桥

新北区:万缘桥、伯牙桥

金坛区:望仙桥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古街古桥,

探寻他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吧~

 

 
 

青果巷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前,当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当时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备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后运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常州方言“千”、“青”难辦,才有了现在的“青果巷”。

 
 

青云坊

 

 

青云坊,旧时位于顾塘桥至大浮桥南,与双桂坊平行,大约有取“青云直上”之意。东接打索巷(现晋陵路的一部分),西连南大街,北有千秋坊,青云坊东头有圈门一座,西边设栅栏门。从青云坊、通浴堂弄内有土墩一座,墩旁有古井、忠义祠、东南向设有双桂坊石牌坊一组。民国年间青云坊南建市民公园,后改为人民公园。现在的青云坊东段位于人民公园内。

 
 

孟河老街

 

 

孟河老街,始建于明朝,经清朝、民国逐渐建成。一般认为,这段街道最南的一段建于明朝,其余的部分建于清朝和民国时期,这条街道是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步向北延伸的,现在孟河城北老街的总长度为562米,有382米保持着历史街区风貌。

坐落在新北区西北角的孟河城北老街,短短不过500米,却挑起中华千年风云际会。“兰陵古墟”“齐梁故里”“孟河医派发源地”“革命先驱恽代英的故乡”,历史上曾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平陵路

 

 

平陵路东起戴埠港桥,西至七里岗,全长6000多米。西路有仙人山、西山(笠帽山、野猫山)耸立在路旁,过七里岗已是一片平原,清安乡的许多工厂和苏、浙、皖边界市场都在路边。过清安桥就进入老城区,高楼幢幢,林立路边,商场和公司大都设在这里,已是市场繁荣的商业一条街了。

 

 

 
 

乌衣桥

 

 

乌衣桥又名臧桥,位于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原京杭古运河)与原乌衣浜的交汇处,即现东下塘的河堤上。建国后曾经废弃,乌衣浜也被填没成巷,为了重现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2011年在遗址复原了这座单孔石拱桥。

乌衣桥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为单孔石拱,呈东西向,至今已有1361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多次修缮。清末,东下塘道路改造时,拱桥曾改为平板石桥。

 
 

新坊桥

 

 

新坊桥,目前是常州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535),迄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位于和平北路与椿桂坊的古运河上。

新坊桥是一座石级单孔拱桥,条石拱圈,条石桥台,桥长35米,宽5米,桥面标高8.6米,桥南面石级28级(原41级),北面23级(原39级)。历史上还是晋陵、武进两县的分界地。

 
 

万缘桥

 

 

万缘桥,见证了奔牛千年的变迁旧日的繁华。这一座单孔石拱桥,是常武地区最原生态的古桥之一。万缘桥位于东街老孟河出口处,是省级文保单位,也是寻访老街的必到之处。居民世代相传,它最晚在宋代就有了。万缘桥的得名源于一个传说,古代有位书法家见奔牛镇东街、横街因老孟河阻隔而殊感不便,用为一万户人家写“缘”字而筹得的钱建了这座桥。

万缘桥桥高坡陡,下雪天人易跌倒,古人在桥的石台阶上刻了斜方形的凹槽,在桥顶南北两侧还各特制有长约3米的石靠椅,这就是方便行人歇脚的“美人靠”。这是常州古桥中惟一有靠椅的桥梁。

 
 

伯牙桥

 

 

伯牙桥的故事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有关。古时琴渎水北流经黄泥湾入孟渎而达长江,若干年前,琴渎直接被填为平地,渎畔的大悲庵也被毁没,琴鱼更是早已绝产,仅余伯牙桥面一块石板架于小沟之上。

值得庆幸的是,位于镇中心的奔牛公园内重建了一座伯牙桥,并在桥边重塑了伯牙、子期谈琴论道的铜雕,虽然古渎古桥已经难觅踪迹,但高山流水的美好故事却仍能在此感怀一二。
 
 

望仙桥

 

 

望仙桥位于金坛区新河村委望仙桥村49号北侧,始建于西晋末年,东晋时二次建桥,清乾隆年间三次修桥,初为单孔石拱桥,上世纪又多次重建,现存的望仙桥已六次重建,三孔石梁平桥,东西两岸用石块驳墩,河中砌两尊石墩,置分水尖,桥总长34.15米,新建的混凝土桥面宽5.02米。

西侧桥墩南侧壁内有乾隆三十七年重建望仙桥记碑刻,记载了重建望仙桥的始末。古桥西侧是董永村,相传此村和桥就是民间神话《天仙配》中董永生活的地方,桥故名。2010年5月4日,金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