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常州非遗主题系列活动之一,“龙城文脉大讲堂”正式拉开帷幕。该活动于10月15日至10月22日在青果巷屿见书房报告厅隆重举行,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主席包立本主持活动。 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薛焕炳、常州市政协文史馆馆长沈建钢、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主席包立本、常州洪亮吉纪念馆原馆长朱剑虹、江苏理工学院教授赵贤德、江苏省级非遗焦溪糕团传承人高文元先生,依次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演讲内容广泛,包括《戈裕良叠山技艺》《延陵季子传说》《苏东坡传说》《白太官传说》《青果巷地名传奇》《乾隆在常州传说》《青果巷名人》以及《青果巷虾饼制作技艺》等主题。 正值戈裕良诞辰260周年之际,薛焕炳会长在演讲中首次阐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关于戈裕良叠山技艺的十个新发现”。 1.戈裕良并非出生在洛阳镇戈家头,而是出生在太平桥季子庙后; 2.为戈裕良立传的第一人是民国学者张惟骧,而非《武进县志》; 3.最早记录戈裕良事迹的地方志是曹允源、李根源纂写的《民国吴县志》,而非《武进县志》; 4.戈裕良首次参与的叠山造园项目,是建于乾隆四十四年的横山桥西崦杨氏宗祠园林,而非常州西圃; 5.戈裕良的叠山造园技艺是子承父业,且存在“常州东门帮”的团体; 6.戈裕良的旧居位于石柱弄南口,紧邻南市河,直至2000年后才被拆除; 7.环秀山庄的假山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城西的阳山大石坞,而非凭空想象; 8.洪亮吉赠给戈裕良的诗作共有四首,而非之前所传的三首; 9.戈裕良生涯中的最后一件作品,是于道光九年(1829)在常熟建造的燕园; 10.有文字记载的戈裕良叠山造园作品约有15处,而非通常所说的近10处,这些作品遍布常州、苏州、南京、扬州、仪征、如皋、常熟等多个城市。 研究会的众多会员欣然参加了这场文化盛宴,并对薛焕炳会长执着的研究精神深表敬佩。文/王金兰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