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承“二圣“文化,构建文化高地。3月22日,在于常州舜山小镇举行的王继宗《舜迹延陵丛考》首发式暨虞舜季子传承“二圣”文化研讨会上,共100万字的学术研究成果《舜迹延陵丛考》首发。
该书为常州、为江南长江三角洲的吴越两地也即今天江苏、浙江两省追溯其人文根脉到了大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富裕地区的经济发达找到其极为悠远高古厚重的人文积淀,揭示江南吴越之地绝非后世中原史官笔下的蛮荒之地,而是有宁波河姆渡、杭州良渚、常州寺墩作为考古实证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个中心地区。
该书的主旨是大舜的足迹由浙江走到了延陵常州,又由延陵常州走到了全国,江南的浙江上虞是大舜的老家,江南的江苏常州是大舜的龙兴之地。其两大关键发现,一是证明大舜出生于江南上虞的“指石”,这是对全世界华人的大舜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二是揭示大舜龙兴于江南常州的史实,对于江南吴地文明、常州城市文化的探源意义重大。
据作者、常州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方志等地方文献研究的王继宗说,全书考明大舜出生于江南南部的上虞,龙兴于江南北部的常州,然后才北上安徽、山东,调入山西,由首相成为天子,巡游四方,最后南巡湖南教化苗民,死葬苍梧之野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全书最大的贡献,便是向世人揭示:常州是大舜“见龙在田”的躬耕之地、龙兴之邦,正是在大舜道德感召下,舜过山下早在先秦时代便涌现出泰伯奔吴、季子封邑这两大著名事件。常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便当从季子封于延陵的2600年、泰伯奔吴的3100年,往前推进到大舜躬耕教化此地延陵先民的4200年。从而在此绵延起伏的“延陵”舜过山下,为常州、为江南文明翻开极为高古的一页,舜过山的大舜之名,与山下寺墩遗址交相辉映,共同证实世界文化遗产“良渚文明”在常州地区辉煌的文明高度,从此为常州寻找到文化源头、人文初祖。
在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对虞舜、季子的事迹和行踪进行了论述。文/张 军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