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月15日,高晓声文学园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西园校区落成,高晓声铜像同时揭幕!常州市、武进区、天宁区等有关专家学者,与湖塘桥实验小学部分学生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揭幕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学术座谈会,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陆克寒作乡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的主旨发言,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主席包立本、常州大学文学院何霞等作了交流发言。
高晓声(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我国著名乡土作家。肄业于上海法学院,1949年又入无锡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历任苏南文联编辑,江苏省文化局文化科科员,省文联专业创作员,中国作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发表短篇小说《解约》,描写了新一代农民恋爱婚姻问题上表现出的新道德观,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1957年初,与陆文夫等创办《探求者》文学月刊社,主张文学应大胆干预生活。7月发表短篇小说《不幸》,刻画一个满口革命原则,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形象,揭露了生活中的阴暗面。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王善人》,小说集《79小说集》、《高晓声小说集》等。《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反映农民生活和命运的短篇小说,以深沉的思考,冷峻幽默的笔调,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各种形象和传统心态,分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高晓声的创作,是根植于劳动人民群众的农村生活。他的作品善于表现农村生活,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被誉为“南方赵树理”“继鲁迅、赵树理以后,又一个为中国农民揭示灵魂的高手”。 文/张 军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