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动态 > 民生民事 >

常锡两地协同立法为锡剧保护“量身定制”条例

时间:2025-07-07 12:11来源:市政府网 作者:常州日报
锡剧是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市作为锡剧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根基深厚,群众基础广泛。
    锡剧是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市作为锡剧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根基深厚,群众基础广泛。为有力推动锡剧的保护与传承,破解传承人才匮乏、表演技艺失传、剧种影响力式微等难题,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常州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并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与无锡市携手守护共同的文化根脉。6月30日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
  条例草案对区域合作保护传承锡剧进行了规定,强调要加强与周边锡剧流行城市的交流协作,建立完善锡剧保护传承区域合作机制,协同举办锡剧艺术展演,协作开展锡剧剧目创作、编排、人才培养。
  条例草案采用“小快灵”立法模式,直接聚焦核心问题,形成了二十四条精简条款。其中,条例草案规定,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布局与公共文化支持和加强资源调查与档案保护方面加强锡剧保护,同时明确了10个方面的锡剧传承举措,包括扶持艺术创作与精品打造、认定传承人及传习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培养与梯队机制、深化教育普及与校园传承、强化国有院团引领与民间团体扶持、推动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优化公共服务与媒体宣传、支持对外交流与国际传播、构建数据平台与数字化展示系统。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建议。“锡剧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保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看观众是否认可、市场是否买单。”组成人员建议,多措并举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提升群众的认同度,如加大吴方言的保护和推广,加大锡剧曲目的创作和创新力度等。也有部分组成人员提出,条例草案要明确鼓励锡剧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利用传统节日、传统活动开展演出服务,同时要明确此类演出的公益性和惠民性,持续扩大锡剧的影响力。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做好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并在全面深入调研座谈和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条例草案修改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常锡两地协同会商,深入总结锡剧保护传承的经验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强化相关破解措施,将其更好地体现到条款中,增强两地协同保护传承锡剧的合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