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梅花花瓣的棱线逐渐丰富,瓣面的起伏凹凸有了不同的式样,甚至出现了半球体的花瓣和内凹形花瓣,从小点或不大的半球体到明显的半球体,花朵数量增加到三五朵,枝干从单枝进展到两枝,构图中心移向下部。 明末至清初,梅花花瓣和花蕊造型达至顶峰,这一时期的梅花最美妙,几乎集合了德化瓷梅花的所有特征,尤其是花蕊的塑造,蕊茎、蕊头交错出现或并列出现,繁杂的蕊心为亮点,点缀的整朵梅花跃然于器物之上,更加生机勃勃。 清中期始,梅花的表现趋于程式化,生产和创作深受商品化的影响。清晚期更显呆板、图案化、符号化的倾向,最具体的表现就是花蕊呈饼状出现在器物上,完全丧失了当初艺术创作的灵气。(文/刘幼铮) 收藏要诀 佛像价值高于其他类别 有印章的好过没有印章 收藏和投资德化瓷,就目前国内外市场信息分析,要抓住以下几个要诀: 一看年代,年代越早,瓷质越好,价值越高。 二看艺术性,艺术性高的、雕塑因素越多的越好。 三看稀缺程度,如果有很多类似的,那价格就差一些。 四看印章款识,有印章好过没有印章。但也不要盲目盯着印章,如果是民国的粗制货,还不如买没有印章的。印章时代的前后早晚也要看好,不能只看印章文字。 五看完残程度,注意是否有残损。特别是雕塑纤细的部位,欧洲瓷器修复技术好过我们。 六看走俏器类,佛像高于其他类别,雕塑高于实用器,立件高于平件。 七看传承,也就是曾经的收藏者,藏品的出身非常重要,可使价格翻倍。 当然,最首要的还是要看新旧,这是前提。市场新仿已经出现,收藏者对此还不大注意或没有认识到,特别是知识准备不足。我在国外拍卖中看到多处都是新仿制的,甚至不是德化窑所仿。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