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晚清景泰蓝:景泰蓝收藏中的洼地(2)

时间:2013-06-08 10:04来源:未知 作者:廖阳
收藏路上的小插曲 吴林现收的年代最早的景泰蓝是明朝的一尊小酒具,在前几年的一次拍卖会上,吴林以不菲的价格将其拍了回来。如何判定它是明朝物

  收藏路上的小插曲

  吴林现收的年代最早的景泰蓝是明朝的一尊小酒具,在前几年的一次拍卖会上,吴林以不菲的价格将其拍了回来。如何判定它是明朝物件?吴林解释,该瓶周身颜色未超过七种,花纹间隙大,且用的是中国本土产的土铜,而清三代景泰蓝基本用英国铜,清中期用德国铜,清晚期则用日本铜,这些细节为藏品的年代属性做了佐证,“很多时候,藏品是真是假藏家一摸就知道,就像能对话一样,能感觉到它的呼吸。”

  让吴林颇为得意的另一件藏品是其七八年前从一位华侨手中买来的红宝石翡翠画珐琅花盆(乾隆时期),盆中花朵的做工尤为奢侈,花心由红宝石和绿翡翠镶嵌,花瓣是红珊瑚,叶子则是玉石片。

  吴林收的景泰蓝多为宝蓝、紫黑、琥珀、墨绿、深棕色,但亦有一件白色景泰蓝突出重围。这件名为“四季吉福大瓶”的藏品于1970年代由北京工艺品总厂制造。当时,景泰蓝大师金世权、张同禄联手合作,集结一批能工巧匠用近一年时间做了一套8瓶8色的“四季吉福大瓶”,瓶身上下是波斯图案,瓶身中部则是“喜上眉梢”、“锦上添花”等四季各异的花样色彩,集合了金世权在弯如钩等掐丝艺术上的表现,亦凝结了张同禄制作景泰蓝凝重、深厚的108道工序,是两位大师名动一时的合作之物。这8只瓶子当时每只售价5000美元,刚摆上工艺品总厂展厅,便被欧洲游客买走7只,白瓶因为最难烧制,则在工匠要求下留在了厂长室。1990年代末北京工艺品总厂破产时,吴林将其买回,“后来有个日本人在我这坐了一下午,出价25万美元,我没卖。卖了还不得被骂死?”在他看来,这尊白瓶裹挟了景泰蓝在民族艺术上最难得的传承。2010年,吴林与张同禄合作出过一套颇显豪迈大气的景泰蓝十二生肖大尊,并摆在世博会主题馆贵宾室内长达半年。

  吴林也笑着讲了一段自己在拍卖会上的小插曲。十多年前,吴林曾用一千多元买过一个清末民初的景泰蓝小罐,后将其转赠给合作多年的伙伴。没多久,为试炼小罐的价值,朋友转手便将其拿到了拍卖场。在三波人的竞相追逐下,小罐一时被抬到了13.2万元的高价,朋友仿佛瞬时感到了小罐的艺术美,喊了句13.3万元又倒贴钱将其买了回来。“喊到13.2万元时,我真想让它拍出去。”吴林当时正好坐在拍卖现场,只是朋友并不知情。他没有责怪朋友的意思,他也想看看这个藏品的确凿价值。没等拍卖结束,吴林就悄悄离座了。

  “赝品也有艺术价值”

  近年来,景泰蓝市场上也出现一些仿品或赝品,有些高仿品甚至可以假乱真。除了用机器大批量制作廉价景泰蓝外,也有部分炒作回流的工艺品在做旧后被当成古董卖。

  从材质上看,景泰蓝多用昂贵的珐琅色料,仿品则多用彩料或塑胶树脂代替;真珐琅表面会呈水晶般的光泽和坚硬质感,而仿珐琅表面易有油脂感和塑胶感,性质偏软;真珐琅少有串色现象,仿珐琅则串色明显。此外,民间作坊老年间的景泰蓝胎厚色透,且多有砂眼,仿品则手感较轻,随着科技进步,砂眼也几乎不复存在。

  吴林自认余钱不多,收东西全凭眼力和性价比。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吴林曾收过一个年份不到30年的“铸造景泰蓝”。“铸造景泰蓝”是近些年市场上出现的产量极大的仿造艺术品,器物重,色彩也斑斓,只是年头不够,便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高仿品。吴林不小心收过一个后,觉得摆在家里看看也不是坏事,权当教材用了。

  吴林认为,赝品也有艺术价值,经过几代人传承的赝品往往也积淀了收藏者的情感和记忆,“中国人在千百年来都喜欢收藏艺术品,但中国的高端艺术品,他可能追求不上。比如鸡缸杯到现在恐怕不到10个,真正的汝窑恐怕不到80个,但普通人也需要收藏。清明上河图只有一幅,但多少人家里有清明上河图?这些东西砸掉很可惜,藏者的情感有时也会被伤害。”

  如何检测真假景泰蓝?吴林给出的最直接方法,便是用高倍镜打光看其有无反光,“好的景泰蓝光打上去会呈透明状,仿品则不怎么反光,会死气沉沉,就像河床里的泥土,有多少光都被收走了。”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