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瓷器收藏爱好者30年的淘瓷之路

时间:2014-01-15 10:05来源:未知 作者:姜跃进
我认为,瓷器一直是文玩收藏市场的重要一项,身边很多爱好收藏的朋友手里都有老瓷物件。

 

瓷片

瓷片

瓷罐

瓷罐

瓷片

瓷片

 

      1981年,我怀揣着在部队每月拿到的10元津贴所攒下的百十元退伍金,退伍回京。等待分配工作那段时间,因从小就喜欢古董,便游走于京城的各个古玩市场、老天桥、团结湖、老官园、龙潭湖市场,在市场里刨齿老瓷片、老古董等。
 
  我认为,瓷器一直是文玩收藏市场的重要一项,身边很多爱好收藏的朋友手里都有老瓷物件。从我入行以来,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老瓷,从明清、民国到高古唐宋元,在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中、在真真假假间、在向资深藏家学习中,也逐渐形成自己一套辨别及鉴赏方法和对古瓷艺术性的个人认识。
 
  近十年来,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清雍正粉彩大盘等名古瓷器在各大拍卖会上连连拍出天价,其高昂的价格使造假者趋之若鹜,使很多爱好者望而却步。其实,大量存世古瓷都是当年实用瓷,并没有那样至高的身价,但它们均为手工制作,无当代机械化造成的僵直之性,那份自然之美和与生俱来的时代气息并不比名瓷逊色,这也是仿伪者再怎样也万难企及的。同时,这也是收藏爱好者不论普、名之器皆能通过辨古瓷、赏古瓷达到提高审美、陶冶性情的最终目的。
 
  说到手工、机械化制瓷,这是辨别新、老瓷的关键之一。即便再逼真的仿品在当下也难以全部复原古时纯手工的流程,成品中必然会体现出机械化带来的过于纯粹、僵硬、浮艳的特点。收藏爱好者需要首先了解手工、机械制瓷在胎釉上的区别,才能保证不为仿品所惑。
 
  同时,古瓷在胎土上不论窑口或灰、黄、白、粗、细胎皆是经过淘洗、陈腐两个手工工艺形成的。其中,陈腐工艺使瓷胎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但因其费时费力,目前已被真空练泥机所取代。因此,工艺的差别必然会造成古瓷的胎均有黏糯拉韧之感,而真空练泥机制胎绝无可拉伸之力感。此外,胎质特点的差别,使老瓷整体观之形体舒展、线条富有内在的伸展力,真空练泥制瓷只有形样,但整体僵板、线条呆硬。
 
  古瓷在制釉原料上的手工、机械差别,因其烧造质变中的“玻璃相”较大,因此不能从微观层面明确区分,但总体造成的光泽差别还是可以准确区分的。手工制作的釉料在微观下也一定是参差相容的,从而烧造后才呈现出古瓷表面的自然、柔和、漫化的宝润光泽。而机械制的釉料过于纯粹单一、微观下颗粒均匀无变,烧造后同是浮艳、僵直的釉光,虽然仿品大多用微酸、细沙、鹿皮等将釉面打乌去除“贼光”,但不可能整体改变机械釉的本身特性,反而常使仿品釉面呆木无神、了然无趣。
 
  制瓷烧造炉具和燃料变化,也让仿者难以入手。古时虽有龙窑、馒头窑等不同炉具差别,燃料也有煤、木柴等,但在控制火温上总比当代的气窑、电窑要复杂。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