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名家源流之外,名家鉴识过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前在TEFAF卖出天价的元代蓝釉白龙菱口折沿大盘,其销售图录就是由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明清瓷器研究专家康蕊君(Regina Krahl)女士撰写的,其曾经在1986年出版了《托普卡帕宫博物馆的中国瓷器》,而与此次天价成交的瓷器类似的一件瓷器,就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博物馆中,这个巧合也值得关注。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要想寻觅有价值的瓷器精品收藏,从名家源流角度入手无疑是风险较小的途径。而无论是名家旧藏的,还是名家品鉴过的,都为市场所追捧。而结合以往的拍卖来看,譬如香港收藏家仇焱之、戴福保、胡惠春、赵从衍等名家收藏过的瓷器都已经成为了目前艺术品市场上的“金字招牌”。像2012年秋拍中,一件构图雅致婉丽的清雍正粉彩过枝月季梅花图大盘,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4994万港元,超过最低估价1500万港元的3倍多,着实让市场感到意外,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曾经是著名收藏家苏林庵的旧藏,并是1995年秋拍“苏林庵藏瓷藏玉”专拍中的拍品。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