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这件雕漆龙福祥云宝座,原存放承德避暑山庄,为热河行宫内皇帝的御座,是清代晚期江南、扬州两淮盐政的贡品。清代,无论在前朝还是后宫,无论在紫禁城还是在离宫别苑,凡是皇帝所到之处,都要陈设宝座。设计考究,上面雕刻有威武龙腾,饰以金漆,以显示皇帝的尊贵和高尚的地位。
共有18件镇馆之宝>>>
1.金蝉玉叶
2.广陵王玺金印
3.徐渭《杂花图卷》
4.利马窦《坤舆万国全图》
5.沈寿绣品《耶稣像》
6.金兽
7.透雕人兽鸟玉饰件
8.青瓷神兽尊
9.银镂玉衣
10.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11.金观音菩萨立像
12.鎏金喇嘛塔一组
13.错银铜牛灯
14.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
15.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16.错金银重络铜壶
17.竹林七贤砖画
18.釉里红岁寒三友梅瓶
布展故事
展馆设计成玉琮形状
体现良渚文化和金镶玉独特设计
特展馆就位于南京博物院老大殿西侧,是一栋外方内圆的建筑。改扩建工程中,博物院由原来的历史馆、艺术馆扩建成为6个展馆,特展馆就是新建的4座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我们,特展馆的造型设计有三层考虑。一是体现江苏文明,所以在外形上,选择来自于约5000年前,长三角地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玉琮的圆形,而良渚文化遗址在江苏境内有多处分布,“将特展馆设计成玉琮形状,是为了彰显江苏地域文明。第二,建筑的‘外方’结构是棕黄色的,‘内圆’结构则是米色的。因此,这也是比较明显的‘金镶玉’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高贵与纯洁,体现这座建筑中展品的非凡身份。“第三,也是为了和博物院中心建筑——老大殿,相协调。”龚良说,南京博物院重新开放后,观众会发现,新建建筑,都不会高于南京博物院老大殿,“都要从属于老大殿这个杰出的民国建筑。颜色风格与老大殿相配。”届时,整个南京博物院建筑群将形成两条中轴线,一条是从中山东路大门——老大殿,另一条则是从新建的特展馆到艺术馆,形成了传统和现代的并存。
金器进出仓库要先“称体重”
连打光灯一盏都要上万元
布展过程向来是博物院“机密”的工作,但昨天南博院的工作人员也透露了部分细节。一件件文物走出守卫森严的仓库,来到展厅中呈现在大家面前。其中的布展环节可谓是重中之重。特展馆中琳琅满目的金器更是如此。以清乾隆“观音立像”为例。它要经过特别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布展。此外,出库、退库都是要经过称重。因为金是一种贵金属,但质地较软,容易磨损。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