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雍正奏折写朕就是这样汉子:网友赞霸气外露

时间:2013-08-23 08:49来源:未知 作者:沈浩 陈淑芝
皇室内府丰富的书画收藏,加上皇帝自身从小良好的书法学习,同时他们身边的一批优秀的侍书官,这些共同的原因造就了帝王书法。

 

      背景:自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朕知道了”胶带纸之后,人们突然发现,皇帝的墨宝中,其实留有不少令后人哑然失笑的“萌点”。比如,近日有网友发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唐玄宗御碑《石台孝经》上,竟然正好从右到左排列了“朕略萌”三个字。当然这只是一个有趣的意外,但到了清朝雍正皇帝这儿,就成了白纸黑字——在一则雍正批兵部尚书田文镜的奏折中,雍正这样写道:“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一时间被网友赞叹“不愧是四爷,霸气外露。”
 
  想知道这些“卖萌皇帝”背后的书法故事吗?我们请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沈浩教授,为大家讲一讲帝王书法。
 
  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唐玄宗的书法应该是上述皇帝中最好的。这个“好”体现在他的书法技巧纯熟、风格鲜明。
 
  我们都知道唐代本来就是一个书画昌盛的年代,唐太宗的书法就极好,他也是少数几个在中国书画史上能称为“大家”的皇帝。而在唐太宗之外,唐玄宗在唐代帝王中间书法也是相当出色。唐太宗以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书风为承,而唐玄宗的行书继承了“二王”的基础上,在隶书上又有重要的贡献。上面所说的《石台孝经》就是唐玄宗的隶书代表作,唐玄宗的隶书以笔画圆润、遒劲生动、体态丰满、字体壮实为特点,承袭了汉隶的风格,同时又开创了唐隶的新风范。
 
  到了清朝,书坛以碑学的发展为主流,即篆隶书的复兴。不过在皇帝中间,则以行书为主要的书体。比如非常喜爱书法的康熙皇帝,平生最爱明代董其昌的书风,便“自幼练字,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加上他对自己的书法极其自负,喜欢在各地游览时留下墨宝,或是将自己的手书馈赠给外国使臣,因此我们如今也能看到不少他的手迹。
 
  其实中国古代皇帝中,字写得好的非常多,从西汉开始,帝王书法就成为书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道轨迹。而皇帝们之所以写得一手好字,其实跟他们身边的“侍书官”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谓侍书官,就是在皇帝身边担任侍习写字工作的文官,这些人可能本就是当朝非常有名的书法家,被皇帝青眼相中,便有机会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比如我们熟悉的柳公权、褚遂良、王著、沈荃等人。这些书法家不仅在书法风格上对皇帝产生影响,而且有的还成了皇帝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比如唐太宗爱“二王”书法,而他身边的近臣虞世南本身就是“二王书风”的继承者,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悲伤不已,说从此“无人可论书”。除了谈书论书,也有文人通过“侍书”这一角色完成自己作为文人的自我价值。比如柳公权、沈荃等人,常与皇帝在书法上进行讨论或发表意见,虽然不一定能就政治发表一二,但起码获得了在皇帝身边侍奉的机会,在外人看来,还是颇为羡慕的事情。
 
  如今我们再看帝王书法,会发现的确书法写得好的皇帝很多,这跟皇室内府丰富的书画收藏有关,加上皇帝自身从小便开始进行良好的书法学习,同时他们身边又有这批优秀的侍书官,这些共同的原因造就了帝王书法。从风格上说,帝王书法多饱满华贵的庙堂气度,但在艺术性方面,比起文人书法来,又少了一点灵动和恣意的潇洒。(文/沈浩  陈淑芝)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