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从初中海的焦墨山水说开去

时间:2013-11-13 09:28来源:未知 作者:龙瑞
对于当下的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许多有识之士都会有一个“通感”,就是不耐看,禁不起仔细打量和端详,缺乏可读性。
      正本清源,贴近文脉。
 
  对于当下的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许多有识之士都会有一个“通感”,就是不耐看,禁不起仔细打量和端详,缺乏可读性。对此我认为症结有二:一是格调低,二是笔墨差。感慨之余,我对症下药开出了上述八个字的“药方”。
 
  初中海的焦墨山水,让我眼前一亮,画的有“意思”,很有他自己的个性。元人黄大痴说,“画不过意思而已”,这话说的非常朴实也很有内涵。一个“意(意思)”字道出了中国画的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它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精神特性的追求。唐人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的郭若虚说“得自天机,出于灵府”,黄修复讲究“情高”“格逸”,大米主张“山水心匠”,小米强调“心画”,清初的苦瓜和尚说“夫画者,从于心也者”,说的都是英雄所见略同的话。中国山水画,它不是大自然山水的“照相机”式的“再现”,而是画家“胸中丘壑”的笔墨“表现”。清人唐志契在他的《绘事微言》中有一段话,“苏州画论理,松江画论笔。理之所在,如高下大小适宜,向背安放不失,此法家准绳也;笔之所在,如丰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趣味也”。讲“笔”,“士大夫趣味”,正是初中海焦墨山水的“意”之所在。
 
  一提到焦墨,让人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我前面所提及的唐代张璪了。张璪在当时很擅长画山水和松石,画史称,“张员外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只可惜我们这些后人没有眼福,他的画迹只是见于文字记载却没有流传下来。张璪尤其擅于画松树,据说他可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 ,一为枯枝,……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这种枯枝,应该是焦渴之墨。北宋人画山水,也是“多用焦墨”,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范宽。南宋的马远,也喜欢用焦墨画树石。元明时期,“元四家”中的倪云林爱用渴笔淡墨,丰神秀逸,有一种红尘散仙的潇洒。其后有新安画派,其中以最为黄宾虹所称道的梅花古衲渐江、垢道人程邃为代表,这一派的许多画家都喜欢用焦墨。黄宾虹晚年画了许多非常精彩的焦墨山水。初中海的焦墨山水,从黄宾虹起步,一路上行,追溯古法,甚至于远古时期古老的彩陶上漆黑的纹饰,他都有一番苦心的揣摩和思索。他的画儿,有“本”有“源”,可以说是本固源远,所以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艺术成就,独树一帜于当代画坛。
 
  关于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我总是强调一点,它是通过笔墨来表现自然,而绝对不是通过自然表现笔墨。笔墨,对于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绘画而言,占据着一种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完全可以说一幅绘画的笔墨韵味,正是中国画有别于西方绘画的独一无二的“标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初中海的焦墨山水对于长期以来只是更多地关注“画什么”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怎么画”的当代画坛而言,确实是一座风景殊胜的高峰。自古以来,以书入画就是中国画范畴内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命题。唐代的张彦远是第一个率先提出并大力肯定这个命题的人物,他说“书画一理,画着必知书,明八法而通六法,乃笔势笔趣之转运”。而后,从北宋苏轼、文同、米芾等这些大文人们参与绘画开始大力倡导,到元初的赵孟頫的大张旗鼓地高举“书画同源”的旗帜。清代咸丰同治以后,碑派书法大兴,出现了一大批以书入画的画家,比如当时非常有名气的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名家。这些人都是功力极其深厚的书法家,在绘画创作中都使用了苍劲古朴厚重的金石笔法,达到了一种老而弥辣而又格外地耐人寻味的笔墨境界。以书入画,画含书趣,脱略形似,抒写心性,讲究笔墨情趣,追求神韵,画重内美,这就是初中海焦墨山水的“殊胜”之处,其“士大夫趣味”之所在。他能够以自己几十年的书法功力,用饱含着书法意趣的笔法在画面上一笔一笔地“写”出来,那么老辣、那么遒媚、那么沉着、那么凝重、那么古拙的繁富而又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笔线之间虚的和实的、疏的和密的,疾的和涩的、奇的和正的等等诸多方面的对比、铺陈,构造出自己的“心象”山水。大家都清楚,“骨法用笔”是绘画六法中的第二要法,中国绘画艺术可以说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开始,线型艺术就其的最主要的艺术语言,这个艺术规律沿着历史的长河一直到今天也依然没有过时。初中海焦墨山水中的书法意味浓郁的线条,非常有特色。只用焦墨,不用水,但是他的线条却能够呈现出浓、黑、枯、干、竭这些丰富的墨色变化,呈现着一种干裂秋风润含春泽的笔墨审美,体现出了一种阳刚的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正如黄宾虹所说的“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这样的笔墨在当代画坛来讲是很少见的。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