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林风眠书画作品辨伪

时间:2013-11-25 09:38来源:未知 作者:DY
林风眠(1900~199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图一

图二

 

      鉴藏天地
 
  黎展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林风眠(1900~199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国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院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上世纪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江畔》、《春晴》、《山水》、《仕女》、《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及“立体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西方现代绘画的营养和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如皮影、民间瓷绘的造型、线条及汉代画像砖的神韵,刻画风景、静物、花卉、禽鸟、仕女人物等,创造出中西贯通的艺术语言,是一个“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受到了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赏识和提携,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
 
  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由他首创的“方纸布阵”画法,源自宋代“小品”和后来的册页,这些作品饱含画家对生活的思索和向往。
 
  他突破传统国画构图的立轴和横卷形式,在方形的框架中描摹丹青,弱化了绘画中的时间因素,呈现出一种平衡稳定的静态美。
 
  他创作山水风景题材,追求的主要是宋画的自然意境,比较特殊的是他用个人与天俱来的细腻观察,营造诗情般的意境。
 
  在林风眠风景图式里,总是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与理想性格。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图一、图二分别是林风眠无标题的“芦荡飞鸟”作品。画家的情感如狂风暴雨,激荡、冲撞着胸中爆裂的火花。画面有一种风烟四起,动荡不安之感,充满了艺术张力。
 
  图一图二从各自的艺术感觉上都能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和动感,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其中一张必定与命运有关,是有感而发的,而另一张也因有版本在先而变得可参照,可复制,可参考。
 
  恰恰因为这种情况而让图一图二的视觉距离缩短的情况下,艺术距离也缩小了,因其而让图一图二孰真孰假变得模糊不清,乍一看,甚至各有各的优势。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