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将陆续创作一大批与手机题材相关的人物国画,以完成关注民生、关注百姓当代都市系列的专题创作。”昨日,坐在自己的画室里边,岭南著名画家、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孙戈满脸信心地对记者说道。
长期以来,国画都是拉动内地艺术品大盘增长的主力军。然而在细分市场上,这一板块却一直被古代和近现代名家所垄断,有着庞大基数底座的当代画家,尽管在广泛的私下交易中获得生存空间,然而在整体规模上还是难以望其项背。
社会资本的观望,倒逼着一大批像孙戈这样的当代“改良派”画家开始甩包袱、破陈规,尝试以求新求变的方式来打破市场的现有格局,把多年在投资市场上累积的关注度逐步转变为现实的规模效应。
实际上,记者调查发现,在当代书画板块里边,传统水墨对市场依然发挥着明显的主导优势,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依然在等待着市场的检验和全面接受。那么,以孙戈为代表的这批当代画家的改良到底是一场艺术冒险,还是为当代书画的未来出路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改良派画家孙戈的艺术冒险
记者造访孙戈之时,恰逢2013年艺术品市场秋(冬)拍如火如荼的季节。一些市场敏感性比较强的画家,早已搁下手头的工作任务,赶往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拍卖前线,捕捉和了解市场的最新动向。
年正花甲的孙戈是一名体制内的专业画家,尽管出生于东北,但一直扎根南方,成为不折不扣的岭南画家。一些广州本地的画廊机构告诉记者,早在20多年前,孙戈便以超强的人物写实功底和社会观察力而蜚声业界。近年来,他的“炮仗花”,由于高度契合了大众的收藏胃口而一度卖得洛阳纸贵,在岭南市场上颇有“眼缘”。
孙戈的画室就坐落于寸土寸金的广州珠江新城,与窗外的焦躁极不相衬的是,他显得更乐于搞创作,用茶余饭后的时候来坐观室外风云。他在屋里每一处可利用空间,都挂上了自己的画作,使进来的朋友可以随时感受到孙氏艺术的温度和氛围。
浏览孙戈的画室,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艺术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周遭许多国画家很不一样。他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标签意义的人物群体进行深入刻画,以一系列的专题人物特写来体现他们的整体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典型的代表有历史和现实题材的主题性创作、惠安女等。此外,他还会对一些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工具和文化活动进行艺术创作,譬如都市系列的摩托车、手机等等。这一切均反映出,孙戈走的是一条与传统国画家完全不一样的艺术之路。
孙戈的艺术改良,源于他对当前中国书画市场的整体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清晰判断。
在传统国画领域,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的新旧之争一直非常激烈,反映在市场上则直接表现为如何切分市场蛋糕的交锋。在刚刚收官的中国嘉德秋拍中,中国书画板块以16.44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在整个艺术品大盘中拿到份额接近68.5%,其中当代书画总成交约为8400万元,仅占整个国画板块的5%。实际上,在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国画一直稳据半壁以上的江山。在细分市场上,尽管当代书画越来越受到追捧,然而古代和近现代名家作品把持市场的格局从来没有改变过。从数字来看,传统水墨常常吞噬了当代板块里边的大头,而以符合当下时代审美趣味为主要特征的当代水墨等其它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则被迫刮分着较小的市场份额。
在孙戈看来,传统水墨垄断市场的格局迟早要被打破,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阻挡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艺术审美标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不应该对时代的发展视而不见,更不应该继续把自己锁定在对古人的回忆当中去。”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