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徐悲鸿作品市面上真迹不足5% 画马眼有绝招(2)

时间:2014-01-24 09:16来源:未知 作者:DY
徐悲鸿画的马,虽借用西画素描法十分写实,但在笔墨上却仍注重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借用西画的解剖思路,把中国画自然写意的传统美学理论,融进

  徐悲鸿画的“马”,虽借用西画素描法十分写实,但在笔墨上却仍注重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借用西画的解剖思路,把“中国画”自然写意的传统美学理论,融进微观具象世界。可以说,“徐悲鸿塑造的”奔马艺术形象是对中国传统笔墨画的突破和发展,创造了一代新的画风。

  呼吁重视人才 画《九方皋相马》

  提到徐悲鸿的代表作,不得不提到《九方皋相马》。这是徐悲鸿创作的一幅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他创作的几乎是最大的国画作品。

  徐悲鸿1927年从欧洲留学回来,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看到当时的社会对人才不重视,后来就画了这张《九方皋相马》,呼吁社会重视人才。“这幅画画得非常有意思,中间站着的老先生气宇轩昂,就是九方皋。他前面黑色的公马就是要找的千里马。徐悲鸿画的所有的马,都没有用缰绳的,在他所有作品里只有这一张画,他给马套上了缰绳。他把这匹马戴上缰绳表现什么意思呢?就说马像人一样,为识己者用,这匹马也遇到了知音。马夫为什么要低下头?自己养的一匹好马,居然不知道它是千里马,为自己的这种愚钝低头。”这幅代表作有三米多长,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最重要的油画没有被毁

  吕立新在接受专访时,首次谈及关于徐悲鸿的一个“世纪谜案”。徐悲鸿最重要的60余幅油画作品本以为已经被毁,但目前看来,他们是落入了私人藏家手中并逐渐回流,出现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上,“它们没有毁掉,没有遗失,谢天谢地。”

  为了支援抗日,徐悲鸿曾在南洋(现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义卖募捐。但日本人占领新加坡之后,“看到谁的家里边挂着徐悲鸿的画,都要杀头,当时很多人为了藏他的画,都把他的款儿(落款)撕掉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画,从新加坡回到中国的这些画没有款儿,就是当时撕掉的。”吕立新透露,徐悲鸿画过大约一百张油画,其中六十多幅最重要的作品丢在了新加坡,成了世纪谜案。当时徐悲鸿把这些画藏在新加坡一个学校的一个枯井里。“徐悲鸿和廖静文的儿子徐庆平、廖静文跟我说,他们都去新加坡找过,但都没有音信。但非常可喜的是,近几年在拍卖会上,(这些作品)陆陆续续地出来了。可见这些作品没有毁掉,没有遗失,还是落在了一些私人的手里。”吕立新提到,《奴隶与狮子》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油画作品,在这几年的拍卖会上已经出现了。

  画鬃毛:

  画鬃毛也是徐悲鸿先生的一绝,他画的鬃毛层次丰富、飘动飞逸。他首先做笔,用手把笔毛搓开,然后再蘸上淡墨画第一层,等淡墨干得差不多时再用焦墨画第二层,这样就达到了层次分明的效果。

  画眼:

  徐悲鸿在画完后会把宣纸垫在马眼部位,用手指使劲按一下,这样马眼看上去就会有立体感。

  用墨:

  徐悲鸿画画不用墨汁,他用的墨都是好墨研出来的,又黑又亮。研出来的墨比现在的墨汁质量要好很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如果这画是用墨汁画出来的,那就肯定不是徐悲鸿画的。

  纸质:

  尽管在用纸上徐悲鸿先生非常讲究,但由于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所处生活环境差,如抗日战争期间,用过很多质地粗糙的皮纸和高丽纸(过去百姓家糊窗户用的纸)进行创作,所以,不能因为某幅画纸张差就断然否定。同时期其他画家很少用这类纸。

  题款:

  徐悲鸿不喜欢在画上题太多的字,而且题款都在画的最边上,这样既不会破坏画面,同时又显得画面丰富。

  最近市面上出来了许多有“静文”上款的画,可以说这些画都不是真迹,因为那些真迹都被廖静文先生捐给了国家,完好地保存在徐悲鸿纪念馆。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