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巢(1811~1865年),清代画家,字梅生,号梅巢,今夕庵主。其祖籍江苏宝应,广东番禺隔山乡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居巢擅诗文书画,著有《今夕庵诗钞》、《昔耶室诗》和《烟语词》,注重花鸟写生。 居巢的绘画源自传统,朱万章在《居巢、居廉画艺综论》中说:“居巢的花鸟草虫远宗北宋徐崇嗣没骨,近师清初恽南田赋彩,兼习华喦、汤贻汾、宋光宝等人绘画技法,并以自然为师,重视写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居巢在继承传统绘画方面并未以临摹前人作品为主,而是不拘题材,注重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如其在《含笑花图》扇面中毫不讳言:“予从事写生,颇尚形似。” 居巢尤擅“撞水”、“撞粉”法,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观其作品《牡丹图》,先用“撞水”法勾勒绿叶,展现枝叶与枝干之间的阴阳凹凸变化。上海审美馆馆长高剑父曾形容居巢的枝叶“以水注入色中,从向阳方面注入,使聚于阴的方面。如此则注水的地方淡而白,就可成为那叶的光线,且利用光线外不匀的水渍,干后或深或浅,正所以见叶面的凹凸也。不需刻意渲染,而一叶中的光阴凹凸毕现。”画枝干时也是如此,“写枝亦是用撞水之法,有撞草绿及石绿作为树色与苍苔色的。”以“撞粉”法画牡丹花瓣,表现了牡丹的轻盈水灵,鲜活欲滴的姿态。 “撞水”、“撞粉”之法在恽寿平、宋光宝绘画中早有展现,并非居巢独创,但居巢有意识大量使用“撞水”、“撞粉”创作花鸟画。正如高剑父所言,“古人写花向无撞粉之法,自宋元至南田时,用粉法皆系抹粉,挞粉点粉、钩粉而已,未尝有撞粉法也。有之则自梅生。” (文/崔慧娴 (责任编辑:DY) ) |